黑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5-24 黑河市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收官之年,也是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十大绩效工程”,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61.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9亿元,增长15.6%。第二产业增加值46.7亿元,增长20.2%;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37.6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43.6%、17.8%和38.6%。

市场物价水平高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4.3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呈现“全部上涨”, 居住上涨2.8%、烟酒及用品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5.1%,食品价格上涨6%、衣着价格上涨4.5%、交通和通信上涨0.8%、文教和娱乐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5%、家庭用品及服务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7.8%。

二、农  业

粮食总产增加较多。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258244万元,同比增长11.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2万公顷,同比增长3.1%。粮食产量263.4万吨,同比增长20.6%。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

绝对值(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263.4   20.6

水  稻   5.3   -8.4

小  麦  66.9   23.6

玉  米  23.6  174.5

大  豆   141.7  3.5

薯  类  14.6  139.1

油  料   0.1  5.4

亚  麻   0.1  -38.7

甜  菜   3.2   85.7

蔬菜水果  41.3   87.8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55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9219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12332公顷,有林地造林面积2000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13.9万千瓦,同比增长6%。拥有农用拖拉机8.6万台,与去年持平。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3.8万吨,同比增长16.1%。农村用电量16360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和速度同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8182万元,同比增长27.9%。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6774万元,增长29.2%;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1408万元,同比增长20.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45162万元,增长11%。中省直工业实现增加值14000万元,增长4.7%;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204182万元,增长31.5%。地方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原煤   吨  4690000  21.2

发电量  万千瓦时   84640   8.4

水泥   吨   194791  19.3

啤酒   吨   8130   -17.6

塑料制品   吨   1721  48.1

食用植物油   吨  29945   8.8

乳制品   吨  27505  -8.5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9.88%,同比提高18.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72617万元,同比增加20774万元,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75247万元,同比增加19359万元。

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46273万元,同比增长35.1%。施工房屋面积1572203平方米 , 同比增长9.1%;房屋竣工面积1074949平方米,同比增长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9482万元,同比增长45.9%。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385855万元,同比增长41.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9599万元,增长2.2倍。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一产业投资额为177679万元,同比增长5.7倍,占全部投资的12.4%;第二产业投资为554008万元,同比增长74.9%,占全部投资额的38.8%;第三产业投资697795万元,增长9.6%,占48.8%。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276103万元,教育事业投资13638万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57781万元,同比增长5.9%。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40.2%,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89008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713034平方米,分别增长73.9%和7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791万元,同比增长18.4%。从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10398万元,增长18.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3393万元,增长17.3%。从行业看,批发业185881元,增长19%;零售业237226万元,增长18%;住宿业15109万元,增长25.7%;餐饮业105575万元,增长17.5%。从商品类别看,吃的商品零售额271895万元,占零售总额的50%;穿的商品零售额118002万元,占零售总额的21.7%;用的商品零售额127790万元,占零售总额的23.5%。

六、对外贸易及旅游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85490.84万美元,同比增长51.3%。其中,出口总额261754.27万美元,增长49.9%;进口总额23736.57万美元,增长68.9%。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41113.1万美元,增长26.9%,一般贸易241479.99万美元,增长98.3%。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4%。边境旅游出入境人数34.1万人次,增长35.6%。其中,出境1.6万人次,增长2.9%;入境32.5万人次,增长37.8%。

七、交通

全市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完成铁路货运量126.1万吨,铁路货物周转量18659.8万吨公里;公路货运量954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123170万吨公里;水路货运量20.2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340.5万吨公里;航空货运量0.1万吨。完成铁路客运量151.8万人,铁路客运周转量29108.3万人公里;公路客运量726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65870万人公里;水路客运量18.5万人,水路客运周转量148.2万人公里;航空客运量8.5万人。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46415万元,同比增长4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426万元,增长52.4%。主体税种中,营业税2.2亿元,增长49%;国内增值税1.2亿元,增长18.5%;个人所得税0.6亿元,增长67.7%。一般预算支出931076万元,增长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