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文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各种艺术表演团体5个,其中:专业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万余册。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台2座。2010年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7%和96.72%。有线电视用户65927户,有线电视入户率61%。 卫生事业统筹推进,医疗条件有新的改善。2010年全市卫生机构1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部)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322张,其中医院床位数962张,卫生院床位数36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12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40人;村卫生所130个,卫生员306人;全年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1404例,比上年下降12.69%,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08.63/10万,报告死亡34例,死亡率7.74/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2.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33万人,参合率为95.94%,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11604.42万元,累积受益204.58万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圆满组织举办了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气排球、门球、自行车、钓鱼、摩托车比赛及春节节假日活动、全民健身日活动、迎省运会倒计时100天活动、迎省运会倒计时30天活动。全年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活动达30余项次。协助省、州体育局承办好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竞技体育成绩喜人。在文山州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获得金牌16枚,银牌9枚,铜牌10枚,金牌总数居全州第二;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中,共获得8枚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 十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治安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人员50人,有市级环境监测站1个。2010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3%,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3.01%,粉尘排放达标率100%,烟尘排放达标率93.91%。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9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盘龙河城区段水质达国家Ⅳ类标准;全年共投入环保专项治理资金330万元。 2010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7.18万亩,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11.857万亩,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6.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9%。 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960.4公顷。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的蕨类植物有45科100属262种,种子植物187科946属308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43种,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25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43种(长蕊木兰、云南拟单性木莲、水青树等);省级保护有25种(毛尖数、滇琼楠、红脉棱罗等);有野生动物681种,其中蜂猴、岩羊等25种国内外保护珍稀濒危种类,鸟类221种,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全市共有人民警察573人,律师35人。2010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6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0人,火灾事故14起,火灾损失额46.3976万元,刑事案件3283件,发现受理治安案件数1559件,逮捕381人,劳动教养9人。 十三、人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6‰,死亡率为6.8‰,自然增长率为6.8‰,比上年增0.33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7万人,增0.9%,非农业人口11.52万人,增0.9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37元,比上年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80元,比上年增长7.8%。全市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29043元,比上年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47元,比上年增长20.4%。 劳动就业规模大,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年末全市农村就业人员1.5万人,增加0.2万人,增长1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86人,增加700人,增长47.7%。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7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5%。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966人,比上年末增加1444人,其中在职职工10252人,离退休人员1519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973人,比上年末减少7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9584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66087人,增加20356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449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638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5848人,救助失业人员3212人。其中,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75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454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4850人,增加801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2983人,增加488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3194人,增加880人。 2010年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7119人,比上年减少38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20120人,比上年增加1900人。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379张,收养各类人员1618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39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667.57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10年文山市统计年鉴》为准;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9年文山县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项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且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卫生机构口径有所调整,2010年数据含村级卫生室。 5、公报中涉及部门数据系部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