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贸易经济 消费市场:嘉峪关市继续落实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推动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消费需求增长,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1亿元,增长17.4%。其中,批发业完成零售额1.08亿元,下降15.15%;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8.49亿元,增长20.52%。住宿业实现营业收入0.45亿元,增长4.81%;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增长17.11%。汽车依然是目前消费的亮点,2010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31亿元,增长17.5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8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7.64亿美元,增长87.7%。其中进口7.17亿美元,增长88.68%;出口0.48亿美元,增长77.78%。 七、金融、保险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0.98亿元,比年初增长15.61%;储蓄存款余额75.49亿元,比年初增长17.49%;贷款余额有所下降。201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4.45亿元,比年初下降4.98%;短期贷款为98.5亿元,比年初增长4.75%;中长期贷款为64.98亿元,比年初增长42.56%。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和房地产调控政策,民生工程建设投入加大,汽车、教育、旅游等消费信贷迅速扩大,消费信贷余额快速增长。2010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6.3亿元,比年初增长70.3%。 保险:全年保费收入29429.67万元,增长1.4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689.18万元,增长7.5%;人身险保费收入18740.49万元,下降1.7% 。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351.58万元,下降0.6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及给付6053.22万元,增长8.46%,人身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298.36万元,下降28.6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全年投入科技三项费700万元。安排科技项目(课题)43项,申请专利41件;授权22件,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3个,国家级科技研究中心1个。 教育:全市普通中学11所,在校学生15559人。其中高中学生6978人,初中学生8581人,专任教师941人。小学学校20所,在校学生162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专任教师845人。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6126人,专任教师37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人。中等职业教育力度加大,职工技术培训学校3所,在校学生7172人,专任教师52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全市共有公共文化机构10个,其中文化馆1个,文物事业机构6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1所,藏书11.5万册。农家书屋20个。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个,数字电视入户4.4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6.3%。全年各类报纸出版量371.76万份。 卫生: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8个(包括个体、私营机构)。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卫生防治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采供血机构 1个。实有床位156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1352张。卫生技术人员1998人,医生数725人,其中执业医师634人,注册护士857人。 体育:全市共有标准体育场地数243个,非标准体育场地数130个。全年共举办全市性体育竞赛活动23次,参加比赛的人数18100人次。全年共组织参加省级比赛6次,参加人数245人次,获金牌29枚,银牌47枚,铜牌43枚。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全市从事环保工作人员80人,拥有各级环境监测站2个,监测人员36人。环保投入增加,全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总投资5782.6万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319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2566.04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556.04万吨,达标率为96%;工业烟尘排放量7883.73吨,工业烟尘去除量122610.81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4517.8吨,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9808.5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3.46%。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060万元。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3.1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安全生产:全年生产安全事故7起,与上年持平;死亡6人,下降25%;受伤1人,下降50%;直接经济损失94万元,下降47.19%。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起,下降28.81%;死亡13人,下降23.53%;受伤38人,下降56.82%。全年发生火灾事故22起,无伤亡人员;直接经济损失71.7万元,增长58.63%。全年无农机、电力、铁路路外、民航等事故发生。各类事故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7.3万元。全年安全生产事故亿元GDP死亡人数0.1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4.1人。以上控制指标均在省、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内。 十一、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1.16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上升6.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2075.76元,增长11.3%。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9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65元 ,增长13.1%。 十二、就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就业:全市共新增就业人数770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847人,有组织劳务输出70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达到100%,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连续九年达到100%,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福利:全市拥有政府办社会福利院1个,拥有床位146张;农村敬老院1个,拥有床位45张;企业办夕阳红公寓1个,拥有床位224张;个体办福利院1个,拥有床位50张。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共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61个,服务功能日臻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全市各项基金扩面征缴取得积极成效,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1933人、41349人、51000人和39300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7124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人数达到84458人,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72666人。农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9282人,参保率达到97.59%。年末全市共有5348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注: 1、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人均GDP为预计数,因涉及人口数,需待人口普查数据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