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11亿元,增长31.69%。其中: 中央、省属单位完成投资68.75亿元,增长1.74%;市及市以下完成投资120.36亿元,增长58.32%。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4.55亿元,同比增长28.41%,农村固定资产资14.56亿元,增长89.9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27亿元,增长109.79%;第二产业投资完成投资110.39亿元,增长17.58%;第三产业投资57.45亿元,增长45.19%。 2010年,全市施工项目个数735个,其中新开工448个,当年投产项目398个,年末新增固定资产151.06亿元。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75亿元,增长71.89%。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65.27万平方米,增长32.4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1.37万平方米,增长31.15%。商品房销售额17.13亿元。 五、交通、邮电 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821万人,客运周转量15.33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4900万吨,货运周转量85.01亿吨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69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3.97%。本地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5.68万户;农话用户年末达到7.8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85.18万户,增加9.36万户,增长12.35%;电话普及率达到63部/百人,每百人增加3.9部。 六、国内贸易、金融保险业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97亿元,增长19.25%。市、县零售额增长较快。城镇零售额71.12亿元,增长19.84%;乡村零售额14.85亿元,增长16.52%。住宿餐饮业、零售业保持较快增长。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50亿元,增长21.82%;批发业7.36亿元,增长10.06%;零售业65.11亿元,增长19.8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企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2.48%和12.3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4.3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8.8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2%。 年末全市有保险公司16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0家,人寿保险公司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4.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亿元,增长47.46%;人身险保费收入7.2亿元,增长16.13%。全年处理财产险综合赔付率达到55%,赔款额1.76亿元。 七、教育、文化、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高中学校22所,在校学生64337人,专任教师3694人;普通中学初中学校116所,在校学生122669人,专任教师7535人;九年制学校20所;小学754所(含教学点130个),在校学生151831人,专任教师11528人;幼儿园112所,在园幼儿22649人,专任教师513人。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全市中职学校22所,其中: 职业高中10所,职业中专4所,成人中专3所,普通中专2所,中职在校学生18512人,专任教师1011人。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48人,专任教师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8%;初中入学率99.9%,高中阶段升学率82%。2010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录取人数达到20841人。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75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2个,纪念馆1个,文化广场5个,文化站78个,村文化室200个。各类文物保护单位458处,馆藏各类文物13409件。全市现有广播电台4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89.2%;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4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9.9%。 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1242个,其中基本医疗机构139个(含社区服务中心(站)33个,医院23个);诊所400所;村卫生室702个。卫生床位数6228张,卫生技术人员6888人,其中执业医师2368人,执业助理医师3169人。12所乡镇卫生院、99所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到97%。 八、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自然保护区5个,保护区面积26489公顷,占辖区面积6.41%。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0.046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87天,占全年天数的78.6%。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45起,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4.83%;死亡65人,同比下降20.73%;受伤242人,同比下降11.07%;直接经济损失360.5万元,同比下降27.2%。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21人,同比下降32.4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6.4人,同比下降5.88%。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53396人;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650人,共有10807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2%。组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8.62万人,创劳务收入25.7亿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3元,比上年增长8.2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28元,比上年增长10.51%。 农民人均纯收入3386元,比上年增长13.4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26元,比上年增长13.19%。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3.53%,比上年下降0.86个百分点;农村为42.16%,比上年下降1.59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761户,参保人员69738人。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31107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4802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37527万元,共为480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382万元。 全市共有30314户、75691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分别比上年增加2400户和3152人,发放保障金10715万元。63494户、227809人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16319万元。 注:1、本公报2010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统计数据详见另行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5.28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17.8万千瓦;水窖41.42万眼;水平梯田200.07万亩,其中本年新增14.56万亩;年末拥有拖拉机47103台,联合收获机130台,农用水泵8238台,排灌溉动力机械11488台,农用载重汽车4202辆,农用运输车65457辆。全年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4.92万吨;农村用电量3.93亿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0.25万亩,本年新增3.14万亩;机械铺膜面积102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