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奇台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5-19 昌吉州奇台县统计局

2009年,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乌鲁木齐“7.5”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项目兴县”的发展思路,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不动摇,着力构建矿产资源开发转换和农畜产品加工两大工业体系,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围绕“农牧民持续大幅度增收、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四大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以结构调整、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特色林果、非农收入、产业化经营为着力点,认真抓好第一产业;围绕矿产资源开发转换,以煤炭开发转换及建筑建材、铁矿石、农畜产品加工为重点,着力抓好第二产业;围绕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商贸流通和餐饮娱乐,切实抓好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重点,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呈现出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同向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3.66亿元,同比增长17.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12.1%;第二产业增加值8.88亿元,增长37.2%,其中,工业增加值6.29亿元,增长44.4%,建筑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2.18亿元,增长11.2%。一、二、三产对全县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2.5%、46.3%、21.2%,拉动经济增长点分别为5.6、8、3.6。

二、农业

2009年,依照县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农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我县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建立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坚持建好基地和引进龙头“双管齐下”,加大设施农业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把发展畜牧业生产作为重点突破,按照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突出抓好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通过规模化养殖扩大总量、标准化建设提升质量、产业化经营增加效益的思路,在完善提升畜牧业上做文章,加大育肥出栏,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坚持“扩量与提升”并举,努力提高粮食转化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面粉、粮油、糖料、淀粉、番茄、蔬菜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增扩高效特色种植作物。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服务业现价产值35.6亿元,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15.4亿元,林业完成产值0.49亿元,畜牧业完成产值19.64亿元,全年完成农、林、牧业增加值19.48亿元,同比增长13.08%,其中:种植业完成增加值8.28亿元,同比增长11.25%,林业完成增加值0.26亿元,同比增长0.53%,畜牧业完成增加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14.89%,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比重为55.3%。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农业生产喜获丰收,产量稳步增长。2009年,奇台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98.9万亩(其中复播34.5万亩),较上年增长7.1%。粮食播种面积达150.4万亩(其中复播10.4万亩),粮食产量684001吨,同比分别增长18.4%、增长34.3%,粮食播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6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07.74万亩、产量391332吨,同比分别增长12.7%、21.31%;(其中:小麦面积为95.42万亩、产量376502吨,同比分别增长16.27%、34.13%,大麦面积为3.63万亩、产量12759吨,同比分别下降71.2%、68.94%),秋粮播种面积42.68万亩、产量292669吨,同比分别增长52.54%、58.04%,(其中:玉米面积为40.58万亩、产量289940吨,同比分别增长49.85%、57.25%);甜菜面积为6.68万亩、产量213068吨,同比分别减少15.3%、3.2%;薯类面积为4.89万亩、产量126285吨,同比分别增长3.2%、13.75%。

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2009年,奇台县畜牧业按照“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以农促牧,农牧结合,突出抓好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建设、产业化经营,通过规模化养殖扩大总量、标准化建设提升质量、产业化经营增加效益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把加强畜牧业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定位于乌昌大市场,加大牛羊育肥、生猪养殖、品种改良、牲畜饲养方式转变工作力度,强化畜牧业主导地位,着力推进以养殖小区为重点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加大设施畜牧业发展,突出抓好育肥业,巧打时间差,突现均衡上市,增加养殖效益,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落实育肥养殖大户,积极协调筹措扶持资金,修建棚圈,加快了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商品化方向迈进的步伐,有力地促进了设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牧业生产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县预计最高饲养量304.2万头只,同比增长6%,牲畜出栏221.91万头只,同比增长6.85%,其中:猪出栏105.96万口,同比增长4.53%;牛出栏8.5万头,同比增长60.08%;羊出栏106.99万只,同比增长6.43%;家禽出栏919.9万只,同比增长12.18%;肉产量98619吨,同比增长18.96%;禽蛋产量8100吨,同比增长8%;牛奶产量75300吨,同比增长21.83%;期末存栏数82.22万头只,同比增长2.8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87859千瓦,比上年增长6.19%。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222台,增长20.3%;小型拖拉机11500台。化肥施用量(折纯)19144吨,增长24.86%。农村用电量21373万千瓦小时,增长8.09%。全县机电井2919眼,同比增长0.1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8.36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奇台县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要求,加大“一带五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做强做大”的原则,增强产业积聚效应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立足优势资源转换,着力培育煤电煤化工、建筑建材加工、铁矿石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扎实推进工业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技术改造,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布局,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以大项目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集中生产要素建设和发展,全县已进入工业化发展初始阶段。能源、原材料、食品加工等基地初具规模。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稳步上升,企业赢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21亿元,同比增长76.3%,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