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5-10 上饶市统计局

上饶市统计局

2011年5月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收官之年,也是上饶撤地设市十周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重大突破。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突破900亿元大关为90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7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59.4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289.9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8.6∶49.1∶32.3调整为16.8∶51.0∶32.2。人均水平进一步提高,按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3741元,达到2030美元,比上年增加393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59.5亿元,可比增长16.8%,占GDP的比重达62.1%。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010年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   901.0   14.8

第一产业   151.7   5.1

第二产业   459.37   19.0

工业   379.29   19.5

建筑业   80.08   16.7

第三产业   289.93   13.5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43.29   22.6

批发和零售业   63.39   14.3

住宿和餐饮业   18.61   28.3

金融保险业   13.79   7.6

房地产业   38.81   2.5

全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3.9亿元,增长36.4%,占GDP比重达到12.64%,上升1.1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2.56亿元,增长50.9%。全市税收收入95.67亿元,增长34%,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4%。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较快,达到84.0%;增值税增长23.09%,营业税增长45.08%,企业所得税增长54.85%。财政支出191.68亿元,增长24.5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7.0%,教育支出增长1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8.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8.5%,环境保护支出下降8.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4.4%。县域经济整体推进。各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超过4亿元,有10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超5亿元,其中铅山县、信州区财政总收入增幅分别为56.6%、46.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1%,涨幅高于上年4.3个百分点,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六升二降”,衣着、交通通讯类分别下降0.7%、6.4%;烟酒及用品类上升1.2%,居住类上升7.8%,食品类上升5.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3.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升0.4%,服务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1.4%。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 别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3.1

食品     5.8

其中:粮食    21.2

烟酒及用品    1.2

衣着     -0.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3.2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4

交通和通信    -6.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4

居住     7.8

二、农 业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0.38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5.2%。粮食、油料、经济作物、畜禽、渔业等产量全面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81.3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2.5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9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19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304.9万吨,比上年增产1.1%。油料产量17.34万吨,减产2.6%。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04.90   1.1

油料   17.34   -2.6

其中:花生   4.23    1.4

油菜籽  12.38   -3.9

茶叶   1.01    6.2

蔬菜   112.45   5.2

水果   16.62   -0.8

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明显。成功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发位居全省第一。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总数达到9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48家,达到1532家,社员5.34万人。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规模以上农业企业总数达482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5家,其中,万年贡米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18.34亿元。农业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获江西省名牌农产品50个,占全省的23%;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9个。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3.9%。农用拖拉机5.58万台,增长15.8%;农用运输车2.41万辆,增长7.1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8.6万吨,下降10.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主导地位继续加强。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7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达到42.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60亿元, 达到266.16亿元,增长22.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5.34个百分点,达到70.17%;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新产品产值33.71元,增长449.2%。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服装为5449万件,下降7.23%;发电量为60亿千瓦时,下降4.11%;十种有色金属为16.2万吨,增长30.07% 。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市总计     266.15  22.59

在总计中:国有企业    23.76  9.22

集体企业    1.78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