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05 商洛市统计局

2010年,全市旅游业再次实现突破性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2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26亿元,分别增长73.3%和108.9%。

六、商业贸易和物价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19亿元,增长18.6%。其中:分地域看,城镇59.41亿元,增长1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78亿元,增长17.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70.46亿元,增长18.7%;住宿餐饮业8.73亿元,增长17.3%。

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8.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分别增长69.5%和233.8%。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91个,总投资540.82亿元,引资464.67亿元,全市新引进招商引资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71个,为商洛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已有世界500强企业2家,国内500强企业9家,新兴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落户商洛。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3.08亿美元,增长188.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6%,居住价格上涨3.2%。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价格为100):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2

1、食品 108.6

2、烟酒及用品 100.2

3、衣着 103.6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5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3.4

6、交通和通讯  98.1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4

8、居住 103.2

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2.8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7.7

七、财政和金融

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1.24亿元,增长29.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1亿元,增长34.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0.19亿元,增长38.6%。

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7.7亿元,增长19.0%。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短期贷款为56.7亿元,比上年下降14.1%,中长期贷款为98.9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0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教育事业呈现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的喜人局面。全市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5.35万人,升入高中阶段(含职业学校)学生比例达到77.52%。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9万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省市标准化高中达到15所,占到普通高中的60%。学前教育工作继续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已建成199所农村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入园比率达到65%。教育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全面完成了“普及实验教学”任务,基层学校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出率达到100%。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7.92%,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以市级文化单位为龙头、镇文化站为枢纽、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为城乡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十一五”期间,新建农家书屋1452个,建成市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中心1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7个,建成乡镇服务点26个,村级服务点1235个。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50.79万册。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3.01%、98.3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32.26%。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服务和监管平台建设继续加强,2010年全市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商洛数字卫星接收中心,实现了每村每月放映一场高清晰、高保真音画效果数字电影的目标。截至年底,全市共放映公益电影2.2万多场,观众达800多万人次。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体育产业开发扎实推进。市体育中心建设工程快速推进,县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城乡群众的健身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善。2010年成功举办“比亚迪杯”全国竞走大奖赛。

2010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508个,其中医院(含卫生院)178家。卫生机构床位6701张,其中医院(含卫生院)病床5901张。卫生机构人员951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93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909人,注册护士2177人。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5.86%,住院报销比例较上年提高5%到10%,门诊统筹覆盖率达100%。门诊统筹、住院报销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达100%。全市创建规范化村级卫生室2232个,覆盖率达到100%。

九、资源、环境、社会治安、安全生产

年末耕地总资源2884747亩,常用耕地面积1984094亩。年内减少耕地19061亩,全年建设占用耕地8338亩,因灾废弃耕地8775亩,退耕还林还草占地1461亩,耕地改为园地180亩,其它307亩。年内新增耕地21877亩,其中废弃地利用13346亩,围垦708亩,园地改为耕地1870亩,新开荒地面积846亩,其它5107亩。

全市水资源拥有量49.7亿立方米。2010年用水总量27777万立方米,其中灌溉12902万立方米,生活用水5664万立方米,工业用水4849万立方米,林业用水875万立方米、渔业用水194万立方米。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0余种,开发利用的50种,已探明矿产储量的46种。其中大型矿床15处,中型矿床24处。探明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铁、钒、钛、银、锑、铼、水晶、钾长石等20种,居第二位的有铜、锌、钼、铅等13种。具有矿种多、分布广、找矿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特点。

环境监测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商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的天数达350天。其中,一级天数128天,占总天数的35.1%。对全市丹江、洛河等6条河流监控断面监测,达标率达到100%,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全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共有二氧化硫结构减排项目5个,减排二氧化硫量1415.9吨,在上年基础上削减1%。共有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2个,化学需氧量削减2267吨,在上年基础上削减4.5%。

据全省调查,商洛市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3.65%,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2010年度全市公检法司满意度综合排名全省第一。社会治安防控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商洛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定和谐有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