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高港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努力克服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为2009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5亿元,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4.23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32.86亿元,增长15.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6027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7.2∶57.8∶35。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6.76亿元,增长4.8%。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着力推进高港农业生态园等示范园区建设,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6万亩,其中花卉苗木8600亩。6家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5亿元,增长16.7%,利税5800万元,增长18.2%。全区农业利用“三资”3亿元,其中外资1815万美元。新建农业项目17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7个。深入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新建各类合作组织47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修建电灌站50座,新建农村公路62.5公里、桥梁60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实现工业增加值47.32亿元,增长19.6%。全部工业完成现价产值311亿元,增长3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36.6亿元、销售236.3亿元、利税24.3亿元,分别增长50.7%、56.8%和77.9%。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净增规模以上企业27家,新增销售过亿元的企业5家,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1家。实现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217.54亿元,增长71.0%。加大技改投入,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4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完成技改投入63.4亿元,增长33.0%。万元GDP能耗下降5.5%。 建筑业进一步发展。完成建筑业施工总产值58.95亿元,增长47.3%,承建规模工程62项,创市优以上工程14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62亿元,增长39.3%,其中城乡规模以上投资64.77亿元,增长50.1%,占投资总额的69.18%,规模以上投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区7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5亿元,32个项目年内竣工,23个领导挂钩联系项目完成投资25.3亿元,16个市考核的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完成本年投资计划。 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完成城建投入46亿元,新增道路3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3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城建动迁,累计动迁2000户60万平方米。港城路东延、扬子江路南延、王营河路北延等工程竣工通车。高起点、高标准修编新、老城区建设规划,临湖新区、滨江新城等片区控制性详规和柴墟水景街区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加快推进载体建设,园区功能逐步完善。科技创业园骨干路网进一步延伸拓展,污水管网铺设全面完成,集中供气一期工程顺利实施;永安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完成古马干河整治、建桥路拓宽改造、化工小区聚填及路网等工程建设。重点项目迅速推进,中航船舶、三福船舶新建船舶扩产生产线、益海粮油榨油厂二期、神驰机电、友润电子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五、服务业 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2.86亿元,增长15.1%。完成服务业税收收入3.51亿元,增长5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9亿元,增长18.6%,房地产业恢复性增长,完成房地产投资12.89亿元,增长56.4%,商品房施工面积6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6.8万平方米,成交额6.02亿元。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000万元以上的25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5亿元,完成预期目标的102.9%,锦泰金属交易市场正式开业,金港国际商业广场奠基开工。物流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累计入园企业达72家,实现开票销售22亿元,税收1.25亿元。工贸分离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工贸分离企业17家。 六、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 外贸外经保持增长。完成自营出口4.95亿美元,增长27.7%,新增12家享有自营进出口业务权企业;全年新签外经合同额600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273万美元。 利用外资情况良好。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9个,协议注册外资2.64亿美元,增长34.9%;实际利用外资1.11亿美元,增长0.7%。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新办及追加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企业140家,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本16亿元,新增民营企业纳税户数55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数1600户。 七、财政收入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5.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28亿元(含税收收入8.33亿元,非税收入0.95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3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7亿元,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1.15亿元。全年财政支出13.75亿元,同比增长42.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亿元,同比增长24.3%,公共安全支出0.45亿元,同比增长57.7%,科学技术支出0.25亿元,同比增长6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44亿元,同比增长47.5%,医疗卫生支出0.59亿元,同比增长104.1%,环境保护支出0.46亿元,同比增长204.9%,城乡社区事支出0.76亿元,同比增长108.3%。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0.82亿元,同比增长4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0%。2家企业获批为国家新标准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2项,新开发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新产品50项,新增省确认民营科技型企业11家,建立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完成专利申请604件,其中发明专利109件。 教育文化卫生协调发展。注重教育公平,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顺利推进,素质教育水平得到新提升。高港职业教育中心校与原泰兴市职业高级中学顺利进行资源整合,并通过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专家组评估。重视文化建设,高港有线电视数字平台投入使用,新建或改扩建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30个,“大江放歌”成为区内文化活动重要品牌,成功举办第六届长三角地区民乐展演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成立了自行车、乒乓球协会。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转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新建省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高港人民医院创成二级医院。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3分,化学需氧量减排5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200吨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