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格尔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上涨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6.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3%;衣着类价格上涨9%;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用品类价格上涨5.9%;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上涨14.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上涨3.4%;居住类商品价格上涨6.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5.3%。 图6 2006-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017万元,比上年增长25.5%。 表2 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 吨 1581.6 26.5 铁路 万 吨 1252.9 23.8 公路 万 吨 328.7 37.9 民航 吨 108.8 63.9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次 88.8 持平 铁路 万人次 65.9 -8.5 公路 万人次 18.7 34.2 民航 万人次 4.2 44.8 全年邮电营业收入24826.2万元,增长10.0%。年末固定电话装机量51118户,增加1232户;移动电话251989部,增加57023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1633户,增加2890户,增长15.4%。 图7 2006-2010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 全年接待游客113.5万人次,增长26.9%。海外游客0.2万人次,增长14.3%。其中,外国游客1855人,增长1.9倍。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增长1.0倍。星级宾馆17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地区财政收入530941万元,增长25.7%(同口径比较,下同)。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3396万元,增长45.0%;地方财政支出165869万元,增长37.0%。 图8 2006-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7513万元,比年初增加105561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47153万元,比年初减少2470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75769万元,比年初增加10850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219308万元,比年初增加102895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16882万元,比年初增加8893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92008万元,比年初增加118105万元。金融机构累计货币净投放42289万元. 表3 2010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单位:万元 指标 年末数 比年初增减 各项存款余额 1417513 105561 其中:企业存款 547153 -2470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75769 108508 各项贷款余额 1219308 102895 其中:短期贷款 416882 8893 中长期贷款 792008 118105 全年保费收入13421.4万元,增长11.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59.7万元,增长33.9%;寿险保费收入7176.7万元,增长32.8%。全年赔款支出11694.2万元,增长93.6%。其中,财险赔款11377.8万元,增长95.2%;寿险赔款316.4万元,增长49.2%。 八、教育与科技 2010年,全市共有中小学33所,职业中学1所。中学在校学生11218名,职业中学765名,小学在校学生21516名,较去年增加1113名;教职员工共3930名,较去年增加1749名。高考上线率达到97.8%。 2010年专利申请受理5个,授权专利3个。争取科技项目18项,全年争取专项资金达1554万元,比去年增长20.0%。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为载体,建立示范基地5个、科技示范户410户,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入户率达到95%以上。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图书馆1所、文化馆1个、电影放映机构5个;有线电视站2座。电视有线播放节目44套、数字电视模拟播放节目数112套、无线节目4套,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6%。有线电视用户2万户。全年藏书量6万册,报纸出版量150万份。成功举办的《圣殿般的雪山—献给东方最伟大的山脉》昆仑山交响音乐会获得由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颁发的“海拔最高音乐会”殊荣。 2010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7个,卫生技术人员1189人,床位数759张,其中医院5个,病床数515张,医生267人;乡卫生院4个,卫生技术人员31人,床位数29张;社区卫生服务站30家,床位数215张。 在青海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2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在参加海西州第二届民族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上,取得奖牌数量第3名的好成绩。由格尔木市培养的射击运动员黄娜代表国家射击队参加了广州亚运会摘得团体铜牌。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8431人,增长4.0%;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133760万元,增长12.0%;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0513元,增长4.0%。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26人,“4045”人员新增就业178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1.6元,增长11.0%;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3375.7元,增长10.8%。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000.6元,增长16.7%;人均消费支出为4047.4元,增长14.9%。 图9 2006-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 ![]() 2010年,发放失业保险金80.02万元,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02个,减少2个,参保职工13550人;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单位329家,增加17家,参保职工25655人,征收养老保险金19896万元,增长17.4%;参加农村养老保险9846人,征收养老金353万元;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403家,参保职工31512人,增长14.6%,全年收缴医疗保险金13381万元,增长4.6%,居民参保人数56296人,征缴金额2152万元;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30708人,参合率达到92%;全年有3235户家庭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参保人员9081名,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88.5万元,增长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