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6-25 天津市蓟县统计局

交通、仓储与邮电业

2010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9.83亿元,同比增长34.1%。

全年公路运输货运量5.6亿吨,同比增长1.0%;公路运输周转量67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9%;公路客运量1016万人次,同比增长0.3%;公路客运周转量12.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0.3%。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42公里,同比增长9.1%。其中,境内高速公路46公里,同比增长48.4%;乡级公路1602公里,同比增长8.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7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8亿元,同比下降3.1%;电信业务总量2.99亿元,同比增长9.0%。全年共发送出口函件189.5万件,同比增长1.73倍;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4.13万门,比上年增加了0.7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60万户,比上年增加了0.32万户。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平稳发展。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3.8亿元,比年初增加40.4亿元,增长18.9%,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88.1亿元,比年初增加27.1亿元,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97.4亿元,同比下降10.0%。

保险业稳步发展。保费实际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财产险保费实际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1.8%;寿险保费实际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4.9%。赔案金额1.7亿元,同比增长54.6%,其中,财产险赔案金额1.4亿元,同比增长42.0%;寿险赔案金额0.3亿元,同比增长1.4倍。(注:保险相关数据不包含平安养老金险和阳光人寿险)

二、经济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2010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9.0亿元,同比增长43.0%;实现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利税3.4亿元,同比增长47.8%;内资到位额2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倍。

载体功能得到新提升。全面启动了专用汽车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6.5亿元,收储土地4300亩,修建道路10条,总长度14公里。铺设各类管网和供电通讯线路70公里,绿化面积29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污水厂扩建和中水厂新建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从4000吨提高到1万吨。园区开发建设总规模达到了5.5平方公里。

融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年共完成融资项目9个,融资到位11亿元。到年底,已安排使用资金8.3亿元,占融资总额的75%,保障了土地收储、基础设施以及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招商引资实现新跨越。全年共引进项目18个,总投资13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在全部18个项目中,拥有专利技术、使用新工艺、新设备、生产新产品的项目有9家。初步形成了以扫地王、嵩山为代表的专用车整车制造;以高铁刹车片、金稳通汽车钢圈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以格瑞德地源热泵、光伏玻璃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地球卫士环保纸、一阳磁性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等四大支柱产业。

三、城镇建设和管理

城市规划与建设

强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严格执行“一书三证”制度。全年共核发选址意见书19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1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22个,总平面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11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8个,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4个,档案预验收11项。优化城乡规划建设,编制了盘山、长城功能区、于桥水库保护开发和天津上仓酒业及绿色食品加工区、天津专用汽车产业园两个示范工业园区等专项区域规划;对已编制的镇乡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分析研究洇溜、上仓、孙各庄、侯家营等乡镇的优势特点,科学合理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结合中心村规划编制,重点开展了下营镇东山村、寺沟村、郭家沟村,罗庄子镇旱店子村,马伸桥镇大峪村等5个特色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

科学编制利用土地,大力开发整理复垦。2010年全县复垦土地1288公顷,新增耕地1260公顷。严格落实招拍挂制度,严格规范征地程序,全年征收集体土地581公顷、出让国有土地44宗共438.9公顷,创收土地出让金27.4亿元。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全年共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175宗、1.2万平方米,退出占地40.11亩。

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着,节能减排项目不断增加。鑫海苑供热站安装高效脱硫设备,实现年削减二氧化硫8吨;天津盘龙纸业有限公司、天津新华峰造纸有限公司、蓟县东赵乡福利造纸厂和蓟县金明造纸厂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安装高效污水处理设备,实现年削减化学需氧量20吨;昕瑞园、鸿福家园、山倾城二期、曲院风荷、乐园公馆、建设大厦等单位实施供热并网工程,拆除锅炉5台套,扩大供热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截止2010年底,全县累计实现削减二氧化硫29243.31吨,削减化学需氧量1838.83吨。全年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总监测天数的86.3%,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市位居第四位。

四、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六轴一联运卧式镗床加工中心 ”、“绿色稀土钨电极材料”、“可控砺磁数字调节技术在我国农村水电建设中的转化应用”等2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和市科委、市农委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共争取资金1110万元,达到了历史新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至12月底,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原有166家的基础上新发展60家,其中转型企业43家、新建企业17家,累计达到了226家。

科技普及活动广泛开展。在全县各乡镇、学校、企业先后开展“科普活动一条街”、“实用技术培训班”、“蓟县系列科普专题讲座”、“蓟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的低碳生活”科学体验、“科技特派员田间行”等科技活动,接待各界群众1.8万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6万多份。全年共举办科技讲座100次,参加人数6.27万人;举办科技展览8次,参观人数1.22万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638次,参加人数2.93万人。

教育

各类教育机构全面发展,教育综合实力显着增强。2010年全县各类教育机构共407个,其中,初级和高级中学共70所,小学156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幼儿园152所,广播电大1所,成人中专1所,乡办农校26所。全年学校招生23164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7100人,在校生20692人,毕业生7332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156人,在校生2493人,毕业生3435人;初中招生8148人,在校生29290人,毕业生11524人;小学招生6760人,在校生45106人,毕业生866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4750人。全年成人业余教育学校共培训结业275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