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6-04 万宁市统计局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我市富民、惠民政策措施贯彻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977元,比上年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30元,比上年增长18.0%,人均消费支出10068元,增长55.9%;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67元,增长17.2%。

四、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2010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力度,农业生产虽然受到罕见洪灾的影响,但农业经济依然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价)25.91亿元,比上年增长6.1%。种植业平稳增长。粮食种植面积30.18万亩,同比下降0.7%,粮食总产量8.98万吨,同比下降5.8%;水果种植面积6.4万亩,同比增长7.4%,水果总产量10.29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菠萝种植面积4.14万亩,增长11.9%,菠萝产量8.84万吨,增长1.3%;蔬菜种植面积11.86万亩,同比增长0.1%,蔬菜总产量18.32万吨,同比下降1.3%;瓜果类种植面积5.15万亩,同比增长19.5%,瓜果类总产量7.08万吨,同比增长16.4%。橡胶种植面积9.66万亩,同比增长4.4%,干胶总产量6711吨,同比下降1.4%。胡椒种植面积2.45万亩,同比增长11.9%,胡椒总产量4523吨,同比增长33.3%。槟榔种植面积5.87万亩,同比增长10.3%,槟榔总产量12221吨,同比增长13.0%。畜牧产品产量增加。全市肉类总产量44543吨,同比增长4.0%;猪、牛、羊、禽类出栏量分别为40.2万头、1.5万头、3.6万只、556.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3.8%、7.8%、6.7%和1.4%。渔业生产稳步回升。全市水产品产量5.4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14万吨,增长1.5%,淡水产品产量1.26万吨,增长2.0%。

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9.36万千瓦,增长17.1%。大中型拖拉机1241台,增长68.2%;小型拖拉机3586台,增长87.8%;农用运输车1807辆,增长51.1%。全年农村用电量2165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7.8%;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3.72万吨,下降22.5%。现有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35597亩,下降1.1%。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7.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3亿元,增长4.1%;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4.66亿元,增长10.5%。全市工业总产值22.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69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0亿元,增长12.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家具85003件,下降3.2%、纸制品9057吨,增长10.2%、全社会供电量36978万度,增长11.5%,其中,工业用电量14464万度,增长31.7%。

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2010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公司5家,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六、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市抢抓机遇,全面扩大对外开放,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宣传推介万宁,招商引资效果卓着,同时,内在经济发展的实力显着增强,多种因素合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93亿元,增长19.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3元,增长17.5%。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2010年,我市沿海一带三大高端旅游片区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神州半岛区内外的配套基础设施大部分工程竣工。华润石梅湾旅游区后勤基地交付使用、华润希望小镇等项目加快建设。山钦湾酒店、国际居住社区和体育运动公园加紧施工建设。万城东扩战略稳步推进,万利隆、宝安椰林湾、凯德·山泉海等地产项目陆续建成销售,望海大道向海延伸线加快推进,新行政中心前期工作全面启动。一批中高端旅游房地产项目开盘销售,旅游要素逐步完备。4批32个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中央投资计划的90%,实际完工项目26个,一批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竣工投入使用。

全市亿元以上项目13个,累计完成投资52.81亿元,其中,神州半岛开发区完成13.87亿元、东环铁路完成8.32亿元、山钦湾开发区完成8.42亿元、石梅湾开发区完成6.69亿元、绿中海城市一期完成3.71亿元、石梅山庄完成2.17亿元、兴隆明珠温泉花园完成1.65亿元、海南雨林温泉完成1.71亿元、香格里拉公寓完成1.38亿元、山泉海一期完成1.61亿元。

投资建设资金到位保障有力。全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合计74.94亿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1.36亿元,国内贷款4.09亿元,利用外资7.68亿元,自筹资金33.92亿元,其他资金24.17亿元。

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全年全市25个房地产项目施工建设,完成投资额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4%;施工总面积117.8万m2,完成销售面积38.2万m2,比上年增长1.3倍;商品房销售额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倍。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需求持续升温。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加之商家在节假日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同时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使得我市消费品市场持续升温。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从地域看,城乡消费品市场齐头并进。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消费环境逐步改善,消费潜能得到不断释放,城乡消费品市场实现同步增长。全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18亿元,增长17.9%;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42亿元,增长9.0%。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仍占主导地位,住宿餐饮业快速增长。全年批发业零售额0.77亿元,增长15.4%;零售业销售额21.91亿元,增长11.1%;住宿业零售额2.81亿元,增长67.9%;餐饮业零售额4.12亿元,增长15.1%。

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利用外资下降。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9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1%,增速比上年提高6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885.5万美元,增长74.8%。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372.2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9%。

八、旅游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旅游业取得新进展。我市切实做好国际旅游岛建设各项相关政策的对接和落实工作,制定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修编完成《万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10个旅游规划,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制定《城乡环境建设管理办法》等8个旅游环境建设规章制度,构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强度,推进旅游饭店质量管理和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旅游环境不断改善。加强旅游促销,组织旅游企业参加香港旅游展览会、上海世博会海南周旅游推介会等旅游促销活动,推动我市旅游业取得新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11.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占GDP总值的13.2%。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33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29.91万人次,增长5.8%;接待入境旅游者3.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4.8%。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5.9%。全市共有星级宾馆40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1家,三星级25家,二星级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