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武安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50个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95亿元,其中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亿元。随着东山型材,烘熔中厚板,文安优质钢坯等30个项目的建成投运,进一步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后劲。309国道武安绕城段,市医院迁建等一批建设项目将极大地改善我市基础设施条件。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13.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4.5亿元,增长17.1%;农村零售额23.6亿元,增长26.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7.8亿元,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亿元,增长26.6%;其他行业零售额1.3亿元,增长22.6%。 年末全市各类商品市场23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4个,实现成交额47.6亿元,增长23.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出口总额2476.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8.4%,其中中普(邯郸)钢铁完成出口1290万美元,占52.1%,文丰钢铁完成出口493.8万美元,占19.9%。全年对外出口的国家(地区)15个,比上年减少2个。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5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8%。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9.7亿元,增长14.3%,其中省外资金18.8亿元,增长22.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321.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 101.6公里,二级公路155.8公里。公路货运量9349万吨,货物周转量210301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5%、17.2%;公路客运量200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7324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6.5%、16.9%。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邮政业务0.25亿元,下降4.8%;电信业务2.95亿元,增长12.2%。年末电话机总数60.2万部,增长12.7 %,其中固定电话11.7万部, 下降7.8 %;移动电话48.5万部, 增长19.2%。电话普及率为77.7部/百人,增长10.1%。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4.5万户,增长32.3%。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9%。旅游门票收入2065万元,增长23.4%。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5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处,星级酒店10个,旅行社15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税收收入41.7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6.3%。分部门看,国税系统完成33.5亿元,增长15.5%;地税系统7.7亿元,增长17.5 %;财政部门3.3亿元,下降29.8 %。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30.2亿元,增长19.8%;企业所得税4.2亿元,下降4.5 %;营业税2.5亿元,增长2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税收收入11.1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4%,较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4亿元,增长22 %,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6%;教育支出增长11.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5.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亿元,增长 12.5 %。各项贷款余额142亿元,增长14.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7.7亿元,下降3.4 %;中长期贷款余额24.7亿元,增长94.6%。 全年保费收入3.9 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6亿元。理赔及各项保费支出1.6 亿元,下降58%,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0.09 亿元,人身险赔付1.5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9年,高中阶段招生5066人,高中入学率达86.6 %,比上年下降0.1 个百分点,初中招生10257人。年末,全市普通中学44 所,职业中学3 所,小学125 所。普通中学在校生51249人,比上年下降11.9 %;职业中学10895人,下降10.4%;小学68768人,增长1.6%。 全年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0项,推广工农业科技成果29项,建成企业研发中心5家。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成功举办院士行活动。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营业性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个。全年共发表(展览)文学和艺术作品 30 余篇(件)。连环画《三寸金莲》、《守望》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还分别获得河北省“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作品展”银奖、铜奖。全年共完成送戏下乡200场,送书21.5万册。市图书馆藏书15.4 万册。成功举办建国60周年“红歌汇”活动。《武安报》全年共出版128期,总印数140万份。全年有线电视用户5.9 万户,新增数字电视用户3286户,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8个,病床总数2250 张,各类医务人员24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57%,城镇居民医疗参保人数达4万多人,参保率突破80%。 全年共组队参加上级比赛11次,获得奖牌33枚,其中金牌15枚。社会体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组织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7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户数231183户,总人口773739 人,比上年增加18105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68390人,非农业人口105349人;男性394886人,女性378853人。人口出生率12.88 ‰,死亡率6.24‰,自然增长率6.64‰。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93元,比上年增长9.3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11.9元,下降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9元,增长13.1%;人均消费支出9019元,下降3.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7%。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150元,增长12.6%。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955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5210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54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473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49.4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394人。发放农村低保金890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8769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36.98万元,救助681人次。 十二、资源、环境与城乡建设 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37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0.91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122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444.3毫米。 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74.6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3.5万亩。 全年累计投入8.86亿元,完成8个重点节能项目, 22个减排项目工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至4.78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5%;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5吨之内,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在1460吨之内,烟粉尘PM值控制在0.18毫克/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