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金东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的考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东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国民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向好,民生持续改善,城乡统筹展现新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可喜成绩。 一、综合 经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80.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7亿元,增长4.1%(见注1);第二产业增加值45.60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26.49亿元,增长11.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16元,增长5.5%。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1:56.7:32.2调整为10.7:56.5:32.8,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和上升0.6个百分点,三产结构更趋优化。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6.62亿元,增长8.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55亿元,增长9.8%。全年财政支出12.97亿元,增长37%。 二、农业 2009年全区农业生产发展态势良好,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6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8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8.15万亩,总产量为3.38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16%和1.21%;果用瓜种植面积1.48万亩,产量为2.3万吨,下降4.5%和2.9%。油料播种面积为2.29万亩,产量为0.32万吨,增长5.4%和29%;蔬菜播种面积为6.66万亩,产量11.35万吨,增长4.4%和上升18%;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44万亩,下降6.3%。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950亩,其中迹地更新面积700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221亩;封山育林面积15.56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9732吨,增长10.3%。 全年肉类总产量3万吨,比去年增长7.1%,其中猪肉2.24万吨,增长7.2%。牛奶产量4.02万吨,比去年增长37%。全年生猪出栏29.19万头,增长2.8%;家禽出栏373万羽,下降8%。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1706吨;农村用电量2694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4.85亿元,增长5.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3.2%。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14亿元,销售产值89.97亿元,分别增长0.3%和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1亿元,增长3.6%,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4.5%。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大,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额约1.4亿元,其中研发经费0.98亿元,增长7.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6.4亿元,增长28.9%,新产品产值率为17.1%。 列入省考核的七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129.31分,列全市第8名。3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55亿元,增长18%,其中利润2.07亿元,比上年增长59.4%。 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04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建筑施工面积146万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01.7万平方米。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327万元,利税总额5576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6.1亿元,增长11.4%。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限额以上非国有投资28.0亿元,增长15.6%,占限额以上投资的89%。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9亿元,增长20.4%。2009年全区20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1亿元,占计划投资的87.2%。 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9亿元,增长20.4%。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0.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9.3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2.88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3亿元,增长15.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4.09亿元,增长15.2%。在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限额以上企业累计实现销售28.12亿元,增长20%。 2009年全年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50.18亿元,增长12.5%。外贸自营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全年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36870.4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5978万美元,下降5.3%。 全区审批外商投资项目6个,合同外资额7112万美元,增长35.6%;实际到位外资3044万美元。 六、交通、旅游和环境保护 我区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全长16.12公里,项目总投资3.96亿元的金义快速路,2009年9月建成通车。2009年联网公路建设项目31个,里程35.3公里,投资1099.5万元。投资332万元,完成对孝溪线、鞋源线共计4.63公里的大中修工程。对塘源线、孝溪线等7条线路共计49.18公里进行设施完善。 全区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近94.5万人次,同比增长7.64%;实现旅游收入10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88%。 根据初步测算,2009年我区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削减化学需氧量(COD)968吨、二氧化硫(SO2)3137吨,扣除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增加量和新批项目污染物排放的增加量,净削减COD66吨、SO2172吨,与2008年相比净削减COD6.38%、SO25.2%,超额完成了减排任务。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以巩固实施“高标准、高质量”义务教育为目标,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48所,其中公办43所,民办5所,在校学生2.79万人。其中小学30所,在校学生1.7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16所,在校学生9714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8.17%,升入优质高中占高中段招生比例达到82.26%。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集群的培育,着力提升优势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技术水平。2009年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81项,增长40.4%,其中省级项目41项,增长42.9%。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4项,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省新产品试制计划33项。金东区被列为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全年授权专利378项(其中发明4项,实用新型136件),增长14.9%。积极培育提升科技创新主体,已认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4家,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认定市创新型企业1家,市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认定市高新技术产品18只。全区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8家。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我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9年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市级文化示范村6个,区级文化示范村60个。依托乡村文化俱乐部,开展声乐、器乐、舞蹈、大鼓、戏曲等培训,培养农村文艺骨干3150名。送戏下乡演出92场,送电影下乡2500场,送图书下乡2000册。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登记文物点1272处,澧浦镇琐园村古建筑群推荐上报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