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克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带来和不利因素,按照年初提出的各项任务,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努力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200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9.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99.36亿元,增长26.0%;第三产业增加值60.74亿元,增长17.2%。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0.70:55.42:33.88,排列顺序为二、三、一,作为第一发展方略的工业经济在总量中比重继续加大。 (一)农业保持平稳性小幅增长 过去的一年,全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在经历了病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农村经济发展仍保持了平稳性小幅增长。2006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6.4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农业产值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7%;林业产值0.79亿元,比上年增长4.58%;牧业产值7.23亿元,比上年下降5.92%;渔业产值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1%;农业服务业产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5%。全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69.61万亩,比上年增长4.32%,粮食总产30.1万吨,比上年增长12.5%;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7.86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69.61:87.86。 在加大粮食生产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势头。全年油料总产4.47万吨,比上年下降0.4%,棉花产量1198吨,下降49.3%,蔬菜产量95.99万吨,比上年增长1%,生猪出栏33.28万头,家禽出栏1087.3万只,水产品产量37045吨,肉类总产量54330吨,禽蛋总产量21000吨。“绿色六合”完成连片植树造林2.15万亩,当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当年新认证的绿色食品3个。 (二)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提高 2006年,机械电子、精细化工、服装玩具等三大支柱行业在工业运行中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大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步增加。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7.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258家定报工业实现总产值28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2006年全区工业加快龙头企业的培养,一批支柱骨干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到2006年底,全区共有亿元工业企业51家,比上年增加2家,实现产值188.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1%,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6.72%。2006年全区工业经济出现了生产、销售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企业经济效益稳中有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9.35亿元,增长31.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3.16亿元,增长22.5%;实现利税23亿元,比上年增长51.52%,其中,利润12.58亿元,增长56.6%。利润在100万元以上有110家,比上年同期增32家。51家亏损企业共发生亏损710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344万元。 2006年全区工业企业生产产品产量:铁矿石原矿83.62万吨,发电量598046万千瓦,服装4898万件,布487.6万米,农用肥料150985吨,合成氨133264吨,水泥41.16万吨,钢材23819吨,电动工具449059台,泵25533台,改装汽车412辆,交流电机688531千瓦。 (三)消费品市场出现新热点 2006年,我区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随着连锁商业不断进入,以及新型零售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的涌现,市场的规模和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的零售额61.13亿元,增长15.2%;餐饮业的零售额13.76亿元,增长18.3%。集市贸易成交活跃,市场成交额41亿元,全区亿元市场有3家。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172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037户,当年新增注册资本20.1亿元。 (四)开放型经济运行继续受到影响 2006年,由于受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的影响,特别是土地政策变化和资金带来的制约因素,区委、区政府实施更加灵活的激励政策,克服重重困难。全区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9个。协议注册外资2828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9.49%;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22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区出口创汇18132万美元,同比增长39.34%;全区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2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1.14%,全区进出口总额(海关数)为26229万美元。达成内联项目208个,协议引进市外资金39.97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增长 2006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11.7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比上年增长34.8%,其中工业投入完成63.76亿元,比上年增长41.6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54.38亿元,增长49.4%;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0.68亿元,增长24.5%;农村非农户投资46.69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产值42.95亿元,本年施工房屋建筑面积349.6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8.18万平方米。 (六)邮电、旅游业出现新活力。 2006年全区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35%。年末住宅电话24.7万户、移动用户34.79万户。 2006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4.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1%,实现旅游总收入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6.2%。 (七)财政税收金融又有新成就 2006年我区财政收入完成31.92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国税收入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30%;地税收入完成11.04亿元,同比增长1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21.9%。全年财政支出22.99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农业支出9814万元,同比增长1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