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市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401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84648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5772万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3590万元,增长18.2%。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4:32.3:36.3调整为29.2:32.7:3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494元,比上年增长16.3%。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总计完成107045万元,比上年增长45.9%(可比口径,下同),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141万元,增长46.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650万元,增长71%。全市财政支出总计完成157114万元,增长48%,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1032万元,增长39.5%。 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4366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465681万元,增长0.2%;林业产值3920万元,增长11.7%;畜牧业产值534639万元,增长13.2%;渔业产值6900万元,下降66.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226万元,增长9.4%。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9.03万亩,比上年增长0.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6.4万亩,增长0.6%。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87万吨,比上年增长8.7%,其中,水稻产量13.7万吨,增长15.1%;玉米产量167.8万吨,增长9.1%;大豆产量2.3万吨,下降24.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510吨,比上年增长72.8%;烟叶产量383吨,增长114%;蔬菜产量162506吨,增长12.8。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市牧业小区发展到56个,畜产养殖专业户34254户。至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525121头,比上年增长5.8%。其中,黄牛及肉牛216575头,增长5.1%;奶牛284875头,增长5.3%;生猪存栏380504头,增长5.4%。全年肉类总产量106068吨,增长11.7%;牛奶产量885947吨,增长14.2%禽蛋产量98472吨,增长14.5%;水产品产量2403吨,增长1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至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8.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3%;化肥投入(折纯)12.7万吨,增长10.4%;农村用电量29073万千瓦时,增长8.9%。有效灌溉面积18.95千公顷,新增1.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43千公顷,与上年持平。 “绿色食品”发展成效显着。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含水产品面积)301万亩。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55个,绿色食品标志16个。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1933万元,增长17.4%。 园区工业快速发展。2008年,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工业园区、临江石油区、太平空港区四个省级工业园区以及双城镇、新兴、永胜、周家、兰陵、联兴六个乡镇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集群发展。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6户。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74.2%,完成工业产值705838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9.4%。 主导产业快速增长。全市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671434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5%。其中,食品工业产值533660万元,增长32.7%;饮品工业产值110215万元,增长3.3%;机械电子工业产值27560万元,增长6.9%。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384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建筑工程增加值4453万元,安装工程增加值829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3019万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35万元,增长125.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99986万元,增长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9054万元,增长51.1%。 大项目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31个,共完成投资28345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5%。 农林牧渔业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投资26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6%,增幅比上年提高177.7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比重继续提高。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084万元比上年增长26.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4%,比去年提高了2.3百分点。 投资效果稳步提高。全年固定资产施工项目19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7个,投产项目16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80.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44251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112.4%。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0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市的零售额339703万元,增长20%;县以下零售额74343万元,增长19.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27993万元,增长20.2%;非国有经济386053万元,增长19.9%,其中,个体经济315100万元,增长19.4%;私营经济38015万元,增长19.8%。 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693万元,比上年增长19.7%。 对外贸易总量保持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93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出口总值完成4607万美元,下降29.4%;进口总值完成4771完美元,增长173.4%。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56万吨,比上年增长7.6%。其中,铁路52万吨,增长10.8%;公路204万吨,下降10.1%。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9%。其中:铁路67万人次,增长7.9%;公路166万人次,下降1.8%。 年末公路总里程2258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600公里,铁路营运里程65公里。全市通公路行政村661个,通车率100%。年末拥有运输车辆7611辆。其中,个体5977辆,客运1809辆,货运5802辆。 邮电通信业增长稳定。全市邮政业务总量3464万元,同比增长26.1%。电信业务总量23557万元,同比增长11.1%。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达到498192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96183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42248户。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16.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9.6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1836户。 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运行平稳。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6245万元,比年初增加100126万元。各项存款余额中,企业存款余额55320万元,减少1031万元;财政存款余额5720万元,增加379万元;机关团体存款余额30980万元,减少11026万元;储蓄存款余额448941万元,增加107254万元;农业存款余额7401万元,增加1255万元;其他存款余额7852万元,增加328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6718万元,比年初减少727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203495万元,增加25786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3223万元,减少33064万元。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17810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