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3.4亿元.但公路运输货源不足.全年公路货运量680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公路客运量711万人,增长13.6%.货运周转量27580万吨公里,增长46.4%;客运周转量35653万人公里,下降7.1%。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724万元,比上年增长38.3%.特快专递、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业务的明显增加,大大方便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全年无线寻呼、移动电话户数分别达到1.3万户和0.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40.9%和97.7%;特快专递16.9万件.增长49.6%.传真、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发展成就显着.全年传真用户发展到692户,比上年增长25.8%;长途电话1239.5万张,增长26.1%;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9.4万门,实际安装6.9万门,比上年增加3.5万门.电话已成为一些居民家庭新的消费对象.到1994年末.市内电话达10.9万部,比上年末增加3.1万部,住宅电话用户达4.6万户,增加2.6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销售稳中见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国有经济15.8亿元,增长24.7%;集体经济7.8亿元,增长58.8%;私营、个体及其他经济9.7亿元,增长9.1%.集市贸易活跃.全年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1.5亿元,增长54.2%.市场呈现主要特点:1、消费品货源充裕,吃、穿,用等各类商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居民需求档次继续保持求新、求便、求精:3、消费品继续呈买方市场,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高档化更加明显;4、农村市场进一步活跃。 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1994年,呼市进一步加大价格改革力度,粮油购销价格放开,肉、莱价格拉开档次.由于受价格结构性调整影响及投资增长高成本推动.再加之受外来商品价格拉动等综合影响,全市市场物价涨幅偏高。 1994年各类价格比上午上涨幅度(%) 1、居民生活费用价格 24.4 2、消费品零售物价 18.1 其中:食品类 36.2 粮 食 40.7 油 脂 74.9 肉禽蛋 48.5 水产品 16.7 鲜 菜 32.9 服装鞋帽类 20.1 日用品类 I0.5 家用电器类 4.3 书报杂志类 47.8 燃 料 类 0.7 3、集市贸易价格 17.0 六、对外经济 1994年.呼市继续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完善各项外引内联措施,招商引资和横联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年共签订各类利用外资项目116项,其中;“三资”项目97项,境外投资2项,劳务技术输出3项.“三资”项目合同总投资9.3亿元人民币,其中注册资金7.6亿元人民币,外方资金达4.0亿元人民币.年内.我市继续与外省市开展科技、经济协作和横向联合,全年共签订横联、协作项目761项。 1994年,呼市继续大力发展外经外贸.全年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7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出口总额1167万美元.增长3.9%.外贸收购总值4.7亿元人民币,增长32.4%.其中,服装、黑色金属、食品、畜产、纺织品,橡胶、机械设备等类外贸产品增幅较大。 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共接待来呼旅游、访问、从事商务以及各项活动的外国人、港澳台,华侨旅游者达1.99万人次;外汇收入4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倍。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增收节支取得成效.全年地方预算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工商税收2.9亿元,增长15.2%;全年上划中央收入5.02亿元;两项合计全市财政收入达8.2亿元,增长19.2%.财政支出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下降7.4%;支援农业支出下降0.1%;农林水气等部门支出增长8.4%;科教、文卫、体育事业费支出增长22.4%。 1994年,金融系统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信贷结构,集中大量资金,支持经济建设.到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79.3亿元.比年初增长33.9%,其中:企业存款25.0亿元,增长27.8%.各项贷款余额为:70.9亿元,增长19.3%,其中,短期贷款49.9亿元,增长16.3%,中长期贷款17.02亿元,增长24.3%.银行现金收入1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7.3%,现金支出113.2亿元,增长26.8%;收支相抵.货币回笼0.9亿元,比上年多回笼0.3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4年,全市各类保险业务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全市有1170户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6.6万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51.9万人参加了人身保险,保险公司共处理国内财产保险案8379件,支付赔款3650万元,为3.8万人支付人身保险金1364.8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的发展.随着科技与经济建设的日益密切结合,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1994年,全市在列入评比的科技项目中,有6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有56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33项。 科学技术得到推广,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660万元.1994年,呼市继续重点抓了科技兴工和科技兴农这两个科技兴市的关键环节.在科技兴工方面.年内,重点扶持了30个科技帮带项目.在科技兴农方面,继续重点抓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科技示范乡和科技培训网络建设.全市4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乡镇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全年培训农民家庭技术员15万人次。 各类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普通高、中等教育加快发展。 1994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0.7万人,在校学生2.6万人,增长8.3%;高校招收研究生154人,在校研究生363人,增长4.0%;普通中专招生0.6万人,中专在校学生1.8万人,增长1.0%.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1994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含技工学校)1.4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7.5%.普及义务教育稳步发展.1994年,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9万人,比上年增长4.5%;小学在校学生15.6万人,增长2.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02%,小学升学率达93.7%,中小学教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形式多样.1994年,全市各类成人高校在校生0.5万人,成人中专在校生0.4万人,成人教育为全社会培训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各种文化设施大量增加.报纸、杂志品种增多,特别是有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1994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2个,博物馆2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