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4)

2011-08-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

年末有兵团文化中心1座,兵团军垦博物馆1座,国家三级图书馆1座,8个师建有文化中心(文化宫)。116个团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1210个连队建有文化室,师团有文化广场102个。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81个,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500多处,兵团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3个。三五九旅纪念馆等3个场馆入选全国第二期红色旅游景区名录。

年末有公开发行各级各类报纸18家,期刊16家,内部资料(刊型、报刊)25家。出版社1家,全年出版图书21种、7万余册。拥有网站66家,新华网、中新网、经济日报网、中广网均设有兵团频道。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1339个(含营利性卫生机构),各类卫生人员24186人。其中,执业和执业助理医师8058人,注册护士7967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 3.13人,每千人注册护土3.10人,每千人有医院床位6.91张。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甲乙类传染病) 338.07/10万,病死率0.2184%,婴儿死亡率6.47‰,孕产妇死亡率38/10万。

2010年,在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中,兵团代表团获男子三人篮球项目三等奖1枚,航空模型项目三等奖6枚,获全国体育道德风尚奖;在全国特奥运动会中,获6枚金牌、9枚银牌、8枚铜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初步预计,年末兵团总人口257.32万人。

兵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59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8782元,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

图9 2006-2010年城镇、团场居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98.34亿元,增长25.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741元,比上年增加4865元,增长2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2%。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3.00万人,其中参保职工81.00万人,退休人员52.0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62.60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21.00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7.3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5.0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1.20万人。

全年有各类收养性单位111个。12.5万人得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0.38万人。

全年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案件1429件,结案1353件,结案率 94.7%;接到行政复议案件43件,其中,立案受理42件,结案42件,结案率100%;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247件,其中,调解611件,立案处理636件,结案率97.0%。

十二、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97.8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7.4%。其中,煤炭消费量1157.01万吨,增长12.4%;汽油0.39万吨,增长15.1%;柴油2.00万吨,增长1.8%;天然气3920万立方米,增长37.1%;电120.89亿千瓦小时,增长36.2%;热力1217.56万百万千焦,增长35.5%。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795.36万吨,工业废水中COD排放总量1.74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0.46%,工业重复用水率89.33%。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7.071万吨,工业烟尘排放总量2.199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38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4.6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421.56万吨,综合利用率60.49%。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95%以上,“三同时”执行率85%以上。

全年兵团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职工死亡事故24起,事故死亡27人,死亡人数与上年持平。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35人,下降12.4%。工矿商贸企业10万从业人员死亡人数4.69人,下降4.9%。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1.62人,下降35.2%。百万车公里事故死亡人数0.0155人,上升26.0%。

注: 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2011年兵团统计年鉴》为准。

3.2010年末总人口数为初步预计数,最终数据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暨兵团人口调查公报为准。

4.南疆垦区为一、二、三、十四师,北疆垦区为四、五、六、七、八、九、十、建工师、十二、十三师及兵团直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