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8-19 神农架林区统计局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区共有学校35所,在校学生656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99%;小学学生实现了“零辍学”;小学毕业升初中的直升率达90%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为24.3%,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教育助学救助、高寒地区学校取暖补助、边远乡镇初中寄宿生交通费补助等,为269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十、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全区共有艺术剧团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2个,图书馆1个,公共藏书量达4.57万册。2010年,实现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省级、区级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区、乡镇、村组三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逐步巩固,体育馆建设项目填补了我区没有室内体育活动场地的空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绩,正在积极争取川鄂古盐道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暗传》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下谷堂戏》、《皮影戏》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2010年,在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期间,取得了两块铜牌、两个第四名、一个第五名、一个第七名、二个第八名的优异成绩,田径项目团体总分排名全省第十二名,团体被十三届运动会组委会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这是我区参加省运会取得的最好成绩。

广播电视发展继续加快。2010年,全区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27座。电视覆盖人口达7.5万人,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3.4%;广播覆盖人口为4.7万人,广播覆盖率为58.5%。2010年,新发展数字电视用户7400户,数字电视用户累计达到12800户。全年完成内宣稿件2400多条、专题专栏宣传400余期。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11个,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89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6人,每千人拥有床位2.4张。国家基本医药制度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为居民健康档案设档规范化全面开展,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力度得到加强,我区全年未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

人口出生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全区户籍人口为80138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2918人,女性人口为37220人,男女性别比为115.3: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8‰。全区共出生817人,出生率为10.18‰;死亡976人,死亡率为12.16‰。全区18岁以下11424人;19-45岁之间的39441人;46-65岁之间19745人;66岁以上9528人。

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全区提供就业岗位5200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3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7%以内。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299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721人;城乡劳动者创业100人,带动就业426人,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79人。组织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864人,其中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25人,就业前培训122人,再就业培训202人,创业培训115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146元,同比增长10.2%;农民纯收入达到4083元,同比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3.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8.5平方米,分别比同期增加3.5平方米、1.5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逐步完善。2010年,全区五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976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100%、89.95%、90.53%。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困难群众殡葬基本服务补贴试点。继续实施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等惠民政策,形成了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三、安全生产

安全事故基本平稳。2010年,全区安全生产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起,同比下降22起,下降41.5%。安全事故中死亡7人,下降12.5%;受伤30人,同比持平。直接经济损失104.23万元,同比增长63.4%。

十四、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面貌明显改观。2010年,滨河新区建设成效明显。九湖乡集镇改造全面完成,构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骨架。下谷乡集镇改造完成规划设计。木鱼镇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红坪镇获得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称号。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一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相关续建工程、生态广场及环湖公路建设圆满完成。2010年,松柏城区面积扩展了30%,城镇面貌、城镇骨架大为拓展,城镇功能得到完善,城镇品位显着提升,独居特色的山区旅游小镇初现雏形。

生态环境保护成绩较好。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89.0%。保护区总面积76879.7公顷,保护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23.6%。2010年,有效控制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其中SO2排放量控制在200吨以内,COD排放量控制在1000吨以内。国家大气背景监测湖北神农架站建成并试运行,地质遗迹、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顺利实施。

节能降耗工作成绩显着。2010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10.8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88%;全区万元GDP能耗1.19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降低率3.87%。

注:本公报为上报数据,以省审定反馈为准,如有变化,再另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