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8-19 神农架林区统计局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进步进程继续加快。2007年,科技在保护与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逐步显现,林区步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行列。积极与武汉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省农科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实施区级科技项目22个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末,全区共有学校42所,在校学生93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99.7%;小学学生实现了“零辍学”率;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6%,小学毕业升初中的直升率达99.6%。农村学生继续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资助大学生、特困特优高中学生162名。2007年普通高考上线率达94.0%。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舞蹈《出来哒》在八艺节期间荣获群众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项“群星大奖”。《黑暗传》、《薅草锣鼓》、《炎帝神农传说》被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全国第二批名录保护项目上报到国家文化部。“广场电影消夏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2007年,全区共有艺术歌舞团2个,文化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2个,图书馆1个,公共藏书量达3.88万册。

广播电视发展继续加快。2007年,广播电视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共制作播出《神农架新闻》235期。完成内宣稿件2271条。2007年,圆满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规划上报工作。2007年,全区电视覆盖率达94.0%,电视覆盖人口达7.4万人;广播覆盖率为44.6%,广播覆盖人口为3.5万人。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进步。2007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13个,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5人,床位18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8人,每千人拥有床位2.3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4.29%。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预防控制,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下降5.17%。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均控制为零。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提高。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07年,组队参加了“华普杯”07年湖北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以及2007年湖北省青少年武术年度比赛,夺得女子乙组南拳和枪术两块银牌;男子乙组规定拳铜牌;女子乙组规定拳和棍术第四名;男子乙组规定拳第八名;一名运动员被评为全省武术新苗奖。积极开展全民建设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举办了“移动杯”男子篮球比赛,首届“安全杯”乒乓球比赛,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奥运火炬传递湖北省段火炬手的选拔工作。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

人口出生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区总人口为79976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2959人,女性人口为37017人,男女性别比为53.7:46.3;全区共出生714人,出生率为8.9‰;死亡448人,死亡率为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全区18岁以下11888人;18-35岁之间的25619人;35-60岁之间29660人;60岁以上12809人。

劳动就业工作成果显着,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劳动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效率及失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迈上了新台阶。2007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8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人,阶段性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开办了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培训、下岗失业职工技能培训、以及就业前培训,对2472人进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24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011元,同比增长18.0%;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同比增长19.0%。在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消费也保持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235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701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0.9%、8.4%。全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9.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3平方米,分别比同期增加0.7平方米、1.2平方米。

职工工资总额稳定增长。2007年,全区在岗职工8790人,同比下降4.0%;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0310万元,同比增长14.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730元,同比增长11.6%;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1560元,同比增长11.1%。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离退休职工养老待遇人均提标96元,确保了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到1702户、382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到1733户、4362人;农村“五保”对象达到913人,集中供养标准提高3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200元。城镇低保对象医疗保险全面启动,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力度加大,落实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租赁补贴政策,解决各类救助保障资金1006.7万元。

十三、安全生产

2007年,全区安全生产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8起,同比增加7起,增长13.7%;死亡7人,同比减少2人,下降22.2%;受伤38人,同比增加11人,增长41%;直接经济损失79.8万元,同比下降4.2%。

十四、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规划工作有了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规划工作有了新突破。启动了松柏镇规划修编,请上海雅克规划设计公司对松柏镇进行了总规修编,修编方案已基本完成;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了松柏村、八角庙村等5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测绘局统一安排,配合省测绘局在神农顶最高点建立了永久性测量景观标志;二是市政建设有了新变化。完成了铜镲沟河道治理工程;完成了西环路整修工程;完成了玉皇路的续建工程;对神农大道进行了整修;修复了菜市场的公厕,更新了设施;三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对松柏主要街道实行全天清扫保洁,同时加大了对垃圾死角的治理,不断完善环卫设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我区于年初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二是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对全区重点企业及乡镇污染物、污染源进行了摸底调查;三是木鱼垃圾处理场项目当年动工投产;四是严把项目准入关,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到环境保护部门办理环评手续;五是积极开展环境监测。200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87.8%。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区级保护区1个。保护区总面积76879.7公顷,保护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