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林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党十五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好转的机遇,按照林区党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总体部署,加大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战胜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始阶段国民经济整体下滑的困难,坚持改革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发展。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2824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6.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150万元,下降6.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150万元,下降21.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943万元,增长8.3%。从构成看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9年18.2:38.9:43,变化为2000年的18.2:32.4:49.4。由于天然林全面禁伐,工业生产全面下降、农业遭灾、农村经济滑坡,导致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下降,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继续加快,是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九五”计划基本实现。1996年—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1%,“九五”计划基本完成。 2000年全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是逐期好转,基本稳定,上扬加快。经济环境逐渐好转,升温迹象明显,但是全面恢复国民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相当困难。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将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城乡居民收人增长缓慢;三是低水平产品结构矛盾突出,工业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改善。 二、农业 在市场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压力下,全区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农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减粮、增油、扩菜格局进一步强化。全年粮食总产量22931吨,比上年减产2189吨,减幅为8.9%。经济作物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产量大都呈增长势头。油料总产量为396吨,比上年增长12.2%;烟叶产量25吨,增长25%;蔬菜产量14869吨,增长3%;茶叶产量31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果505吨,比上年下降18.6%。 畜牧业生产发展步伐加快。全年猪牛羊肉产量达3429吨,比上年增长14.4%。大牲畜年末存栏达11701头,比上年增长2.3%;牲猪存栏达42876头,下降13.1%,年内牲猪出栏34489头,增长12.4%;年末羊存栏20433只,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163亩,水产品产量达86吨,增长330%。 林业生产取得新进展。当年造林1733公顷,比上年增长36.2%,迹地更新137公顷。主要林特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核桃201吨,增长64.8%,板栗565吨,增长234.3%,香菌40吨,下降38.5%。2000年“天保工程”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完成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面积1409公顷,占应退面积的28.4%。 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加快,农村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农村用电量达307万千瓦时,下降39.6%。 三、工业和建筑业 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天然林全面禁伐,森工及相关产业停产,工业经济全面下降。2000年全部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值70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31.2%。其中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增加值4443万元,比上年下降35.8%。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0年,完成改制企业1个,因天然林禁伐而全面停产的国有企业5家。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614万元,比上年下降30%;利润总额696万元,比上年减亏201万元;利税总额完成274万元,是上年的3倍;流动资金周转次数0.58次,比上年下降0.12次;产品销售率达94.5%,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耗标煤2.9吨,比上年增加0.7吨。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发电量9416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3.9%;铁矿石1.8万吨,下降10%;磷矿石6.6万吨,增长214.3%;水泥5895吨,下降32.8%;黄磷2854吨,比上年减少4212吨,下降59.7%。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1742万元,比上年增长3.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917万元,增长12.6%;实现利润总额201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4万元,增亏8万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7.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8%;房屋竣工面积5.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2%;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3304元,增长4.5%。建筑业改革进一步推进,招投标制度逐步完善。全年建筑项目新开工56个,招投标面达30.4%,比上年度提高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0年我区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有效地支撑了经济发展。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单位完成1.08亿元,增长45.4%;集体经济单位完成0.01亿万元,下降65.6%;城乡私人投资0.11亿元,下降52.2%。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划分,基本建设投资7637万元,增长64.6%;更新改造投资796万元,下降32.3%。 全年全区农村水利、电力、交通邮电共完成投资4740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39.1%,成为当前全区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发展平稳。2000年完成货运量达31万吨,与上年持平;完成货物周转量达4125万吨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客运量达71万人次,下降16.5%;客运周转量达4773万人公里,下降25.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63万元,比上年增长28.8%。本地电话用户数达7000户,全年新增用户1228户,增长21.3%;新增无线寻呼200户,增长22.2%;局用交换机容量达11000门。全区已有10个乡镇开通程控电话。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0年,在扩大消费需求延长节假日等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内消费市场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72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分城乡看县级以上地区消费品零售额9827万元,增长10.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45万元,增长1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消费品零售额6336万元,增长34.3%;餐饮业2430万元,下降9.8%;其它5106万元,增长5.5%。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稳中趋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4%,增长0.4个百分点;零售物价总指数为97.8%,下跌2.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1%,上升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