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盂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率先全市发展,建设全省强县”的奋斗目标,继续按照“实施四大战略,加快三化进程”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民计为本,以项目建设为纲,以强化落实为要,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这条主线,突出“富民、强县”两大主题,坚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三城“同创”、民生改善和政府职能转变“五个重点”。打造“实力盂县、生态盂县、魅力盂县、宜居盂县、和谐盂县、创新盂县、平安盂县”,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喜人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量呈现跨越式增长。2010年,盂县生产总值据初步测算完成96411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87万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670499万元,同比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7825万元,同比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300元,同比增长40.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8%。 劳动就业工作明显改善。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9.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9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1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万人。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00人;全县有930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36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266公顷,比上年增加1108公顷(夏粮播种面积228公顷,与上年持平;秋粮播种面积26038公顷,增加1108公顷);油料播种面积299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662公顷,比上年增加269公顷。 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是2006年以来连续超10万吨的第五个年份。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15793吨,比上年增加13507吨,增长13.2%。油料产量209吨,比上年减少78吨。蔬菜产量16652吨,比上年增加7037吨。 畜牧业、渔业生产后劲不足。全年肉类总产量4979吨,比上年增长20.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518吨,增长16.4%;禽蛋产量3263吨,比上年下降11.4%;牛奶产量120吨,增长130.7%。年末大牲畜存栏6159头,较上年减少817头,下降11.7%;猪存栏46445头,较上年减少10527头,下降18.5%;牛存栏4011头,较上年减少482头,下降10.7%;羊存栏53929只,较上年增加5450只,增长11.2%。年末水产品产量165吨,较上年减少21吨,下降11.3%。 林业工作取得显着成效。2010年,我县围绕创建园林城市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全年造林面积2800公顷,其中退耕还林533公顷;太行山绿化600公顷,交通沿线荒山造林333公顷,石太高速铁路沿线绿化267公顷,其他造林733公顷。营造核桃经济林667公顷,育苗面积333公顷,四旁植树186万株。年度造林合格面积率为100%。 三、工业 工业生产在煤炭企业资源整合的有序推进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执着。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60937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完成551549万元,按价格指数计算,比上年增长27%。工业总产值完成1098516万元,同比增长47.6%。其中市属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9566万元,增长54.5%;县属企业完成产值260683万元,增长41.5%;乡属企业完成产值437453万元,增长32.6%;村及村以下及其它工业完成产值300815万元,增长81.7%。 从分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煤炭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4077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5%,较上年同期增长54.8%;耐火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38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3%,较上年同期下降9.8%;焦炭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965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2%,较上年同期增长78.9%;电池制造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24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4%,较上年同期增长3.1%。工业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23%。 列入考核的七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累计生产量增长的有液体乳36.3%、焦炭30.9%、蓄电池2.0%、耐火制品0.6%、水泥0.25%。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897740万元,同比增长40.3%;上交利税207118万元,同比增长23.8%;实现利润126072万元,同比增长19.0%。 全县原煤产量1085万吨,销售量1093.3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23%和0.8%。 能源消费保持下降趋势。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24.8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7.2%。其中:煤炭消费量24.54万吨,下降4.37%;汽油消费1156.6吨,同比下降6.9%;柴油消费4022.8吨,同比下降27.7%;电力消费3343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74吨标准煤。 建筑企业效益出现滑坡。全年全县建筑业总承包和承包企业签订合同额4785万元,自行完成施工产值478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580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5100平方米。建筑业总产值478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5.8%;全年营业利润77.7万元,同比下降79.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0369万元,同比增长28.3%。按城乡划分:城镇投资440114万元,同比增长26.2%。农村90255万元,同比增长39.7%;按投资类型划分:工业投资202651万元,农业投资40340万元,交通运输建设投资72343万元,其他房地产建设投资77270万元;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034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202651万元,第三产业投资273088万元。 重点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截至2010年底,全县正式施工项目82个,同比增长35.3%,全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6项,其中本年新签约实施项目35个,开工和续建项目20个,资金到位20.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