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清徐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保险:全年财产保险承保7218笔,保险金额265446万元,保险费收入2454万元,支付赔款总额1248万元,赔付率50.85%,人寿保险保费收入7984万元,赔款支出95万元,综合赔付率45%。 八、城市建设 基础建设:新铺设燃气管道59.5公里,新增用气户数1045户,供气总量达360万立方米,县城居民清洁能源用户达到了18500户。液化气供气总量达348吨,储气能力达175吨。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5%,同比增长3%。全年共安装各类灯饰146套,铺设电缆4780米,维修改造路灯1966盏,各种路灯灯饰正常率达到98%以上。 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0%,全年完成供水320万吨。地下水位回升1.56米。煤气管道铺设4500米,新增煤气用户1100户,供热面积262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1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管网2200公里,县城集中供热能力达300万平方米。 城市绿化:全年公共绿地101.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4.3平方米/人,园林绿地面积257.5公顷,绿地率31.48%,绿地覆盖面11.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同比增长3%。林木绿化率达10.59%,同比增长0.47%,年度造林合格面积率达1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39所(另有民办高中2所,九年制民办学校1所),其中:小学117所,初中16所,普通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教师进修校1所。小学生26147名,小学专任教师1656名,小学五年巩固率108%,比去年同期增长2.1%;初中生19571名,初中专任教师1020名,初中三年保留率98.5%,比去年同期下降0.6%,初中升学率100%;高中生6897名,专任教师494名,幼儿园129所,幼儿教师850名,幼儿9488名,学前幼儿入园率95%。我县相继被省政府授予“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达标县”、“山西省科教兴县先进单位”、“山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先进县”和“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先进县”。 科学技术:我县科技三项费用实际到位1040万元,本级财政预算支出为67758万元,占到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53%。全县R&D达到16.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8%。我县共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项目90项,第一批科技发展计划安排项目52项,科技研发资金400万元,第二批科技发展计划安排项目6项,科技资金200万元。第三批科技发展计划安排项目1项,科技资金260万元。第四批科技发展计划安排项目31项,科技资金180万元。我县实施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计划项目6项,市级项目19项,双向招投标项目10项,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达1200余万元。专利申请量达到241件,发明专利55件,占到专利申请量的23%以上,专利成果转化率达到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0.4亿元,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比2009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天气预报:今年县财政共投入37.7万元,用于7个标准化炮点作业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及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及9个自动雨量点的维持维护。全年共作业11次,发射炮弹324发,有效避免了雹灾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人工增雨6次,发射火箭58枚,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发布各类预警、警报81期,发布各类预报服务短信14万余条,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0万余册,电影院1座,民办剧团3个,乡级文化站10个,各类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3万余卷(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自办节目2组,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率达2.0%,同比增长0.5%。 体育:全县共有体育协会10个。我县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2.09平方米/人,同比增长0.96%。 卫生: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26所,其中县级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13所,村卫生所182所,个体诊所及门诊部26所,民营医院1所,医疗床位84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06人,其中:注册医生411人,护士226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89.81%,同比增长5.34%。 计划生育: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2.63%,同比下降10.97%。人口自然增长率5.05‰,同比增长2.03‰。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在6个焦化企业中全面实施了煤气全脱硫工程。县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4天,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11天,其中一级天数达到86天。全年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65,同比降低12.7%;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267.45吨,比计划削减1%,同比增加2151.1吨,增长率为35.2%;COD排放量为1622吨,比计划削减5.3%,同比削减194.89吨,削减率为10.73%。 自2008年3月份生活垃圾中转站成立以来采取简易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实际清运垃圾29.5万方,清理和处理能力每日可达200余方,做到了日产日清,处理率达8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为65.03方/万元,同比减少8%;万元工业增加值平均耗水量19.55方/万元,同比减少8%。 安全生产: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42%。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20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48元,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92元,增长11.8%。城镇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为1.06;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1.31。 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86平方米/人,同比增长3.91%;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34平方米/人,同比增长1.03%。 社会保障: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140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65268人,其中:企业8603人,机关事业单位10635人,农村146030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4503人,登记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5867人,其中:城镇职工21007人,城镇居民14720人,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90.5%,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246836人,新型农村医疗参合率97.34%,同比增长0.7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189人,户数2291户,发放城市低保金1291.555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低保对象15687人,户数11838户,发放农村低保金1283.8万元,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供养人数320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部门统计数。 3、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产值指标绝对数以现价计算,增长速度以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