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高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府的领导和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科学应对,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强县战略,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23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增长速度比去年增加2.6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163元,增长25.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938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62542万元,增长30.5%;第三产业增加值130898万元,增长8.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7%、81.0%(其中工业为78.9%)、10.3%,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1.0、16.2(其中工业为15.8)、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和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工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突出。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10年,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布局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首次呈现“二、三、一”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23.9∶52.4∶23.7调整为20.8∶58.2∶21.0,成为我县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分界线。 民营经济继续稳步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4%。 价格总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3.2%,与全市持平,涨幅较上年上升1.24个百分点。从其中的八大类消费来看,呈现“七增一减”趋势。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居住类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分别为4.9%、5.9%、0.7%、1.5%、3.8%、4.4%、2.6%;交通及通讯类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2%。食品价格仍是价格总水平上涨的第一推手。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增长3.34%。全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增长6.23%。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更加复杂,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企业规模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有待培育;城镇化水平依然滞后。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7512公顷,其中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792公顷,比上年增加1135公顷,增长2.4%,所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面积4370公顷,增加81公顷,增长1.9%;茶园面积12026公顷,同比增长66.0%;果园面积1925公顷,同比增长4.3%;药材面积24公顷,与去年持平;蔬菜、瓜果类作物面积3720公顷,比去年增加170公顷;饲料作物1243公顷,比去年减少20公顷。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品质提高。全县优质水稻面积8400公顷,比上年增加400公顷;优质小麦种植面积7880公顷,与上年持平,优质玉米面积3000公顷,增长2.3%,优质大豆面积30公顷,与上年持平。 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260885吨,比上年增长1.57%;甘蔗产量8390吨,比与上年持平;茶叶产量4860吨,同比增长13.6%;烟叶产量129吨,与上年持平;油菜籽产量2460吨,增长6.5%;麻类作物产量6吨;水果产量9220吨,同比增长6.0%;蔬菜产量136260吨,增长5.6%;药材产量46吨,与上年持平。 畜牧业较快发展,水产品产量增多。全年出栏肉猪601960头,增加26570头,增长4.6%,羊出栏40473头,增长19.0%,家禽出栏575万只,增长9.9%。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结构有所调整。全年肉类总产量61148吨,增加3305吨,增长5.7%。其中,猪肉产量49333吨,增加2178吨,增长4.6%。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80.7%。禽蛋产量3812吨,增长18.2%;牛奶产量180吨,增长78.2%;水产品产量5107吨,增长14.97%。 生态环境继续优化。2010年末全县森林面积40998公顷,增长1.6%,森林覆盖率达到40.74%,比上年上升5.17个百分点,造林1394公顷。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有效推进,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77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01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继续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撑作用,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33.4%,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2868万元,增长37.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14389万元,增长55.3%,其中轻工业产值497684万元,增长69.46%,重工业产值516705万元,增长43.8%;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产值40772万元,增长82.35%,股份制企业848247万元,增长56.29%,其它经济类型企业105874万元,增长41.6%。工业产品销售收入992342万元,增长54.0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原煤255.65万吨,增长54.25%,发电量46787万千瓦小时,增长66.35%,白酒48987吨,增长34.93%,机制纸74974吨,增长36.04%,水泥52.04万吨,增长21.9%,丝883吨,增长8.34%,电石148316吨,下降24.64%,精甲醇103105吨,下降19.83%。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7个工业企业达到国家中型企业规模。5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盈利,实现净利润83658万元,增长70.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净利润16240万元,下降5.15%,私营企业实现净利润59690万元,增长95.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68.11点,比上年提高90.83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38.17%,比上年提高7.7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6.8%,比上年下降5.3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5.99次,比上年放缓0.2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9.55%,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133307万元,增长70.5%。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折合标煤751940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87吨/万元,同比下降23.68%,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8.99%。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03吨,同比降低19.06%,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9.8%,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