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高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24 宜宾市高县统计局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县拥有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8个。建筑业总产值49584万元,增长43.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3980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4898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企业6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趋势更加显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3709万元,比上年增长44.7%。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86124万元,增长45.1%;更新改造投资92159万元,增长82.0%;房地产开发投资25966万元,增长1.2%。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达280994万元。房屋施工面积63544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56185万平方米。

五、贸易

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场消费亮点较多,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经济贸易呈现兴旺景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309万元,增长18.78%。其中,县级零售额为64672万元,比去年增长18.48%;县以下的零售额为95637万元,比去年增长19.0%。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7%,私营个体经济及股份制经济零售额增势强劲,分别增长18.76%和18.69%,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5%和24.2%。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大幅增长,零售额129226万元,增长19.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6780万元,增长17.5%。

出口贸易2009年继续发展,完成435万美元,同比增长31.8%。

六、交通、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95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39公里;铁路通车里程23公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1681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8091万人公里。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69.8万人次,旅游收入总额21100万元。

七、财政、金融

2009全县财政总收入41367万元,同比增长20.14%,地方财政收入19790万元,同比增长7.82%,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448万元,同比增长26.52%。财政总支出94315万元,同比增长45.7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7273万元,同比增长52.69%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运行平稳。20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大幅上扬,达379670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2732万元,增长27.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0236万元,增加12799万元,增长46.6%。全年各项贷款余额139994万元,增加41810万元,增长42.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8428万元,增加15800万元,增长19.1%;中长期贷款余额40381万元,增加26810万元,增长近2倍。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81567万元,现金支出580989万元,货币净回笼578万元。

八、教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9学年初,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57所(含幼儿园,下同),在校学生74880人,教职工3470人,其中专任教师3211人。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全县小学119所,招生5568人,在校小学生3346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普通中学24所,招生8826人,在校学生25388人,其中初级中学在校生19371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017人。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全县中等职业教育(职高、中专、中师)学校1所,招生2528人,同比增长17.4%,在校学生4375人,增长37.4%。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公共卫生等各项事业继续发展。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村村通”工程建设继续巩固,加速乡镇有线电视光纤联网,促进有线电视发展。2009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94.6%,转播电视节目44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4.8%。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5200户。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2009年末,全县卫生机构28个,床位1084张;卫生技术人员890人,其中,执业医师256人,执业助理医师108人,注册护士278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1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7人,注册护士14人;乡镇卫生院20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68人,注册护士77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体育事业支出经费61万元,国家三级裁判45人,二级裁判10人,一级裁判2人。

十、人口

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52.3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75万人,农业人口45.62万人;男性人口27.28万人,女性人口25.1万人,男女性比例109∶100。当年出生人口5992人,死亡人口3811人,人口出生率11.54‰,人口死亡率7.34‰,人口自然增长率4.2‰。全县常住人口41.5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6%。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货币工资22054元,增长13.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6元,增长13.78%;人均消费性支出10943元,增长14.89%,食品价格增幅下降,城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费用小幅增长,居民消费结构与上年比发生较大变化,恩格尔系数(全年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由上年的38.1%降低到35.0%,下降3.1个百分点;服务性支出2876元,比上年增加298元,增长11.6%;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6.8平方米。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60元,比上年增收360.5元,增长7.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收166元,家庭经营性收入增收144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27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7.3%,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200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9977万元,同比增长17.6%。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92745万元,同比增长23.6%;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67232万元,同比增长14.5%。

全县年末社会从业人员29.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6.6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1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913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