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珙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24 宜宾市珙县统计局

2009年,面对百年不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紧扣“突破工作年”主题,围绕“科学发展、奋力跨越”工作基调,弘扬“争、抢、拼”精神,狠抓“科学发展强信心、改革突破促共进、项目落实保增长”三项工作重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实现稳步回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工业强县加快推进,全县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据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8.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97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414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8845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5%、30.5%和10.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9%、79.8%和15.7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2个百分点,16.33个百分点,3.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54∶26调整为18∶58∶24。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县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2800元,比上年增长20.5%。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6.01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5.95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6.32亿元,增长11.9%。占gdp比重达到53.1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92%,拉动经济增长13.08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升一降”的格局,其中烟酒及用品上涨3.7%,衣着类上涨2.6%,居住类上涨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

劳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7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3.07%上升为3.1%。

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1%,比上年提高2%。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5.24亿元,比上年增长5.82%。其中农业产值6.93亿元,增长4.59%;林业产值0.41亿元,增长8.47%;牧业产值7.32亿元,增长6.83%;渔业产值0.34亿元,增长6.07%;

全年粮食总产量15.17万吨,比上年增长1.53%;油料产量0.61万吨,增产8.48%;;蔬菜产量14.93万吨,增长9.78%,水产品5169吨,增长9.07%;肉类44275吨,增长4.3%;禽蛋5100吨,增长6.3%;蚕茧产量4033吨,增长46.7%,茶叶2302吨,增长11.32%;水果5278吨,增长3.98%。

烟、茧、茶、林、牧五大特色产业稳定增长,发展烤烟2.61万亩,产烟6.24万担,产值4842万元;率先在全省实施8批次养蚕生产模式,推进桑园规模综合开发,产茧8.06万担,实现蚕业综合产值2.02亿元,产茶2302吨,产值4471万元。加强农田基本保护,整理土地1.27万亩,新增耕地255亩。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生态工程成效明显,营造林6.4万亩。新增百万元村26个,千万元村1个;新增农业专合组织3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970吨,增长0.95%;农药使用量142吨,增长0.71%;农业机械总动力16.88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13.58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0.27亿元,同比增长51.87%。工业增加值31.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5.4%,其中县属增加值26.89亿元,增长52.16%;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151.58%;重工业增加值26.95亿元,增长36.0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8.86亿元,增长54.63%,其中县属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9.40亿元,增长60.51%。

工业效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76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实现利税1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利润7.65亿元,增长28.2%。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

建筑业。具有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14个,其中: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1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现价总产值10.49亿元,比上年现价产值增长3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2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3.27亿元,增长53.04%,其中项目投资35.55亿元,增长59.64%。农户投资1.69亿元,增长5%。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2.08亿元,增长38.5%;第二产业投资27.97亿元,增长53.9%,其中:工业投资27.51亿元,增长51.4%;第三产业投资8.24亿元,增长120.4%。全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135个,建成投产项目9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6.67%。

房地产业。2009年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4亿元,比上年下降4.86%;房屋施工面积12.0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1%,其中住宅销售1.79万平方米,下降1.2%。

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总投资48亿元的华电珙县电厂首台机组将于2010年11月底投产发电,配套返安房建设全面竣工。南广河梯级开发加快推进,拉法基二期,双三水泥异地技改、玄武岩道砟、川南农产品综合市场、县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竹荪健康产业、五粮液超白浮法玻璃、德阳天池煤矿异地重建、天亿化工、欧冠陶瓷、节能燃煤脱硫剂、县医院住院大楼等项目正加快前期建设。

五、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5%。其中县的零售额10.55亿元,增长18.96%;县以下零售额7.10亿元,增长18.4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96亿元,增长17.8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69亿元,增长23.92%;年初开展了“迎春购物月”活动。颁布实施《珙县城乡商业网点规划》,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156家,大力开展家电下乡推广活动。启动了川南综合市场建设,商业步行街二期工程和上罗综合市场、洛表农贸市场建设全面竣工,我县商业网点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