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射洪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24 遂宁市射洪县统计局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抓住丘区示范、扩权试点、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大发展机遇,勇担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历史重任,紧紧围绕“争先升位、爬坡上行”和“三个率先”目标,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化危为机,逆势上行,县域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经济运行总体向好。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工业经济回暖提速,商贸旅游加快发展,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强势增长,招商引资再创佳绩,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交通邮电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县域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总体向好。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1.38亿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4亿元,增长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79.46亿元,增长2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拉动经济增长1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08亿元,增长1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6%,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5502元,比上年增加1490元,增长10.6%。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1.2:53.8:25.0调整为19.0:56.2:24.8。第一产业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76.74亿元,增长20.5%,比GDP增幅高6.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8.4%,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年末工商登记企业期末总户数2.36万户,增长13.1%,其中:个体工商户户数2.15万户,增长7.2%;工商登记企业期末注册资金31.01亿元,增长11.0%,其中: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2.58亿元,增长10.1%;工商登记从业人员3.81万人,增长10.4%,其中:个体从业人员2.69万人,增长11.2%。

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2009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上涨的有五类,持平或下降的有三类。其中:衣着上涨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4%,交通和通信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4%,居住类上涨3.8%;食品类价格下降0.1%,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持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

财政收入再创佳绩。全年完成县域财政收入9.90亿元,增长17.0%;完成县乡级财政收入6.26亿元,增长33.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52亿元,增长25.7%。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3.42亿元,下降9.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83亿元,下降11.2%。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速度靠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城乡居民增收难度较大以及农村消费不足等问题。

二、农业

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全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把保持农业及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强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灾后重建,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全县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1.15亿元,增长0.7%;林业产值1.19亿元,增长11.8%;牧业产值32.12亿元,增长4.3%;渔业产值1.11亿元,增长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17万元,增长3.6%。

粮油产量喜获丰收。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01万公顷,实现粮食总产45.26万吨,增长1.5%;油料总产2.79万吨,增长2.6%。

现代畜牧业初具规模。全年培育年出栏商品肉猪1万头以上大户8户,1000头以上大户32户,500头以上大户102户,新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牛户3户,新增万头猪场13个,超强公司万头养殖场、盈益公司1000头PIC原种猪场、瞿河乡万头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金川公司种鸡场全面建成投产。全年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120万头、4.58万头、14.49万只和952.69万只,分别增长3.3%、3.6%、7.9%和6.5%。肉类总产量12.95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2.44万吨,增长5.6%。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当年造林面积1400公顷,其中:退耕造林面积267公顷,新增封山育林334公顷。年末全县森林面积达到66933公顷,森林覆盖率40.41%。

“五大攻坚行动”成效明显。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6.1万亩,比去年增加2.9万亩,规模发展特色种植基地42万亩,涉及6个乡镇、65个村的省道S205线射洪段百里现代农业示范带已初具规模,新发展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县级龙头企业8家,新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3个。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2150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23.06万千瓦,增长12.5%,全年农村用电量7412千瓦小时;建成通村水泥路371.9公里,23个乡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新建、整治渠道1147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2座,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5.7万人;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3万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2.83亿元,增长21.7%,占GDP的比重达5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8%,拉动经济增长10.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全县工业经济“抓大扶小”发展战略成效显现,沱牌、美丰两大企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进一步增强,天齐锂业、华纺银华、隆鑫科技、天马玻璃、宏源燃气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三大工业园区入驻优势企业达60余家;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发展后劲凸显,天齐锂业公司4500吨无水氯化锂和2000吨电池级碳酸锂、200吨金属锂项目、佳禄水泥二期、宏远建材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凯越光电科技公司LED西部生产基地、洪达家鑫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佐鲁银华纺织合作项目二期工程、金华缫丝厂自动缫丝技改项目、美丰集团公司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近30个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强化政策扶持,项目争取工作成效显着,强化要素保障,缓解瓶颈制约。全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总户数达到91户;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94.93亿元,同比增长26.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34亿元、增加值42.80亿元、销售收入151.72亿元、利税总额17.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0%、28.2%、35.5%和20.0%;实现工业品产销率95.05%,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10.1%,分别比上年提高2.86个百分点和22.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