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9-21 重庆市酉阳县统计局

2010年实现脱贫人口1.05万人;当年减少绝对贫困人口0.40万人;新增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困难3.11万人;完成生态和扶贫移民0.53万人,生态和扶贫移民投入资金0.26亿元;新建和改造乡村扶贫公路365公里。

十一、就业和人民生活

2010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38.15万人,增长10.0%。城镇从业人员3.87万人,增长6.3%,其中国有经济单位1.82万人,集体经济单位0.10万人,其它经济单位0.55万人,城镇私营经济单位0.25万人,城镇个体1.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

2010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44万人。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30.2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0.7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0.30万人。全县城乡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34万人,1.77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57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0.68亿元。社会福利收养单位42个,床位1201张。住房公积金交纳人数为1.68万人,较上年增长4.3%;住房公积金累计余额1.43亿元,其中本年完成0.66亿元;提取住房公积金累计余额0.16亿元,其中本年提取0.04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累计金额0.34亿元,其中本年公积金贷款0.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3平方米。累计建成廉租房2705套,其中本年建成1000套,累计建成廉租房面积13.53万平方米,其中本年建成5万平方米。城乡居民安全饮水人口52.7万人,当年完成7.9万人。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629元,较上年增加1172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85元,增长11.9%,其中食品支出2964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55元,较上年增加573元,增长18.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88元,增长13.2%,食品消费支出1554元,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3%,较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

2010年,每100户农村住户拥有耐用消费品:洗衣机48台,电冰箱32台,热水器14台,摩托车30辆,固定电话机51部,移动电话85部,电视机90台,影碟机35台。

十二、生态环保、城市建设

2010年,全县环境污染防治投资1.73亿元;工业废气排放量17.03亿标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0.48万吨;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0.09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0.0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446.74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442.90万吨,处理率69.2%。

2010年,建成香樟园、银杏园、桂花园等15个城市公园,城南迎宾大道、桃花源国际旅游度假区迎宾大道等城市基础建设快速推进,拆墙透绿、大树进城,大力实施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全县人民不断提高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积极投身到“三城同创”活动中,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县城”、“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和“市级卫生县城”,城市品味大幅提升。

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共搬迁县城周边已葬墓2053座,渝湘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搬迁1142座,乡镇集镇所在地搬迁403座,实现了县城周边无坟头,乡镇殡葬改革和火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年末实有出租车113辆,较上年末增加34辆;公交车26辆,增加10辆。县城供水管道长度107公里,增长62.1%;县城全年供水总量464万吨,增长21.7%,其中生活用水量375万吨,增长35.4%。

年末县城建成区土地面积10.24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3.5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4%,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县城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77.94万平方米,增加9.46万平方米;城市公园面积2322亩,增加142亩;县城绿化面积5115亩,增加165亩;城区照明线路96公里,增加51公里;路灯3150盏,增加1503盏;人行护栏3200米,增加250米;拆除违章建筑3.2万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酉阳统计年鉴》为准。

2、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3、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