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运量627万吨,比上年增长13.2%。其中:水运293万吨,增长30.2%;公路334万吨,增长1.5%。全年完成客运量1564万人次,下降0.2%。其中:水运230万人次,增长27.8%;公路1334万人次,下降3.8%。货运周转量300224万吨公里,增长38.8%;客运周转量39167万人公里,增长8.1%。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38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3631公里。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9492万元,比上年增长2.9%。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64819户,下降24.9%,其中:私人电话用户55619户,下降22.2%,占85.8%;移动电话用户263507户,增长23.1%。互联网用户20580户,增加5010户,增长32.2%。 旅游产业全面提速。完成小三峡栈道复建、梦幻小三峡灯饰工程、神女峰步道、七星至文峰观旅游公路、神女溪栈道及漂流河道整治。新建神女峰、神女溪旅游码头,完成小小三峡旅游码头改造。小三峡游客接待中心投入使用,宁江半岛五星级酒店启动建设。新增豪华游船5艘、画舫20艘、商务酒店20家、接待车4辆。小三峡景区煤贴标准提高一倍。打造红叶旅游品牌,栽植红叶7000亩,成功举办第四届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10万人次,同比增长43.3%,其中:国内旅游接待291.1万人次,增长43.8%;入境国际旅游接待18.9万人次,增长36.0%。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分别接待旅游者120万人次,大昌古镇接待10.8万人次,神女溪、神女峰景区共接待15万人次,移民新城游66.8万人次,小小三峡环漂、梨子坪森林公园、大庙龙骨坡巫山人遗址、乡村农家乐等接待69.4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49.1%,创社会综合经济效益12亿元,同比增长57.9%。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3029万元,增长45.0%;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18057万元,增长10.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61086万元,增长18.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194万元,增长16.1%。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和个体户27家,住宿餐饮企业和个体户14家。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581万元,比上年增长61.2%。其中:一般性预算收入33418万元,增长44.3%。在一般性预算收入中:增值税3911万元,增长19.2%;营业税5620万元,增长41.7%;企业所得税1697万元,增长38.2%;个人所得税797万元,增长35.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91673万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一般性预算支出176702万元,增长39.6%。在一般性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787万元,教育支出3091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4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03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445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19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8752万元,环境保护支出1782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317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947万元。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35507万元,较年初增加138436万元,增长23.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8008万元,较年初增加7475万元,增长5.7%;农业存款余额65441万元,较年初增加31402万元,增长92.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1350万元,较年初增加79302万元,增长23.2%。各项贷款余额267873万元,较年初增加49590万元,增长22.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0661万元,较年初减少1100万元,下降1.3%;中长期贷款余额181041万元,较年初增加45775万元,增长33.8%。全年现金净投放35812万元,存贷比为36.4%。 全年保险承保总额21165204万元,比上年增长191.5%;保费收入10830万元,增长23.6%;已决赔款2912万元,下降4.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突破。全年下达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1项,投入应用与研发资金45万元,组织实施了21项涉及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通过县级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引进、试验、推广农业新品种22个、新技术17项,取得了良好的科技与经济效益。科技特派员行动持续开展,全年接收9名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畜牧、生物、食品等领域,下派36名县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各行业。科普宣传工作再上台阶,通过举办大型现场科普宣传咨询活动,现场发送各类科普书籍资料1.5万份(册)、光碟500余张。围绕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认真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书籍3万余份(册)。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强,全年申请专利8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4件,外观设计1件;专利授权10件,其中:实用新型5件,外观设计5件。发展注册商标70件。成功申报巫山庙党、魔芋地理标志商标,实现零突破。加强库区地震活动监测,启动培石强震台建设。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年末拥有各类学校263所,其中:普通中学20所,小学240所;专任教师4873人;在校学生98554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9095人,小学在校学生53638人;在园幼儿数95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全县高考上线率94.3%,本科上线率47.0%,上线录取率高出全市平均录取率15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新高;职高上线242人,成为职教新亮点;全县初中一次性合格率超过85.0%,普高参考优生超过33.0%;小学个性化教育得到彰显。在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实践大赛中获等级奖322人(次),其中在全国中小学NOC大赛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市级奖励33人次。获市级以上各类才艺竞赛等级奖280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建成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40个农家书屋、924个文化中心户。完成地面文物复建,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龙骨坡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评审。《龙骨坡抬工号子》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邓家踩堂戏》列入第一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巫峡皮影》、《巫音》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巫山古城遗址、天赐城、龙溪古建筑群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龙溪古镇被命名为重庆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电影惠民工程放映5987场。有线电视传输模拟信号转入数字信号工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入户率26.1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41%。“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深入推进,广播覆盖率87.05%,完成36586套直播卫星设备安装,为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电视机3500台,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举办“唱读讲传”活动50余场,“电影、图书、故事、戏剧、展览”五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县乡村户四级公共文化体系基本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