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接待游客129.55万人次,同比增长47.6%;实现旅游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94.4%。 七、对外经济、招商引资 全年进出口总额14366万美元,同比增长65.6%。其中进口总额5985万美元,同比增长27.6%;出口总额8381万美元,同比增长110.4%。 30个微电子配套企业落户璧山工业园区,占全市的1/4,引进台湾统一集团等非IT企业35家。全年实际利用内资42.87亿元,同比增长204.3%。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辖区内财政收入完成38.71亿元,同比增长107.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94亿元,同比增长138.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24,同比增长76.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9.5%。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61.7%,非税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93.5%。地方财政支出37.34亿元,同比增长87.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3.79亿元,同比增长51.9%。在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3.36亿元,同比增长2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79万元,同比增0.2%;医疗卫生支出1.54亿元,同比增长43.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4亿元,同比增长119.4%。环境保护支出0.76亿元,同比增长41.1%;农林水事务支出2.67亿元,同比增长48.1%。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80.90亿元,同比增长38.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26亿元,同比增长24.7%。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0.75亿元,同比增长61.8%。存贷比61.2%,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 全年保费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26.7%;赔付支出1.24亿元,同比增长16.2%。 九、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市级以上技术中心11个,高新技术企业7家,市级以上新产品69个,全年全县共获得授权专利191件。 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站9个,文化中心6个,新建农家书屋60个,电影发行公司1个,歌舞娱乐场所87家,综合性体育中心1个,体育馆4个,承办市级以上体育比赛3次。成功举办"璧山情·绿岛韵"大型综合文艺晚会和第四届县运会。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66所,其中普通中学24所,小学50所,幼儿园93所。全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4255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3385人,小学在校生34163人,幼儿园在校生13647人。全县各类学校招生人数24033人,其中普通中学招生10718人,小学招生5501人,幼儿园招生6716人。全县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5358人,其中专任教师4513人。在专任教师中,普通中学1965人,小学1887人,幼儿园529人。璧山县户籍考生报到注册人数专科1095人、本科1483人。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2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卫生院2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进修校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率达93%,新建成4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卫生机构床位数166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6张。卫生技术人员155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87人,注册护师、护士549人。2010年卡介苗、糖丸、白三联、麻苗接种率分别达100%、99.05%、100%、98.57%;流脑、乙脑接种率达97.62%;乙肝合格接种率、乙肝首针及时率分别达99.52%、97.14%;产妇住院分娩率99.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83‰;婴儿死亡率8.11‰。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23.50万户,总人口(户籍人口)63.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35万人,农业人口37.12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32.47万人,女性3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3万人,死亡人口0.84万人。人口出生率(不含漏统)8.04‰,出生符合政策率85.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3。 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2274元,同比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2元,同比增长11.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962元,同比增长11.9%。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1159元,同比增长11.0%;人均经营性收入1200元,同比增长26.4%;人均财产性收入1199元,同比增长9.8%;人均转移性收入5404元,同比增长11.5%。人均消费性支出11715元,同比增长11.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42元,同比增长18.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2%。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146元,同比增长17.7%;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3299元,同比增长16.4%;人均财产和转移性收入697元,同比增长2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12元,同比增长18.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2%。 全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262人,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68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536人,城乡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2872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72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409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4584人。全年城镇居民53356户次、85980人次,农村居民10479户、20276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财政资金分别支出1518万元和1791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安全生产 年平均降水量1035.3毫米。年平均气温18°C。全年水资源总量33781万立方米。年末水库蓄水总量4892万立方米。全县总用水量6586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工业用水965万吨,增长3.8%。全县用电量14.28亿度,同比增长14.2%,其中工业用电量11.20亿度,同比增长15.7%。全县天然气用气量7925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气271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4%。 全年全民义务植树200万株。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8.59万亩。森林面积52.4万亩,森林覆盖率38.2%。本年新增城市绿地402万平方米,城市绿地面积达到969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增公园绿地289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17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6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