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金融、保险 金融业机构存贷余额增长。2008年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8.8亿元,比年初增长32.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8.0亿元,比年初增长32.3%;年末贷款余额15.0亿元(不含票据贴现),比年初增长14.1%。 保险业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574万元,比上年增长64.6%,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收入1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他保险业务收入8674万元,比上年增长80.2%;全年保险赔款支出2711万元,比上年增长159.4%,其中给付财保赔款10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他保险赔款1660万元,比上年增长268.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再上台阶。2008年,继续推进科教兴区战略的实施,全年组织实施市、区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实施市以上科技项目1项,完成科技项目17项,其中市级以上1项。各类技术合同鉴定项目12个,合同成交额30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303万元。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我区“两基”教育进一步巩固,优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当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区小学(含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6231人,小学毕业率100%;初中在校学生10611人,毕业率97.2%;高中在校学生15473人,毕业率93.5%,升学率82.9%;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617人,毕业率100%。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2008年全区拥有剧场影剧院1个,其中艺术表演场所1个,观众8万人次,拥有图书馆1个,藏书量4.1万册,借阅图书人数2.0万人次。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全区有线电视户数达5.3万户,有线电视收视人数21万人,通电视的村数为57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7.2%。广播覆盖率97.0%。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08年末全区卫生机构106个,拥有病床1116张,卫生技术人员131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5人,注册护士469人。拥有乡村卫生机构数55个,农村卫生技术人员150人。城市和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再上台阶,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0.2%,全年婴儿死亡率为8.87‰,孕产妇死亡率为0,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为853/10万。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8年全区拥有体育运动场地463个,举办各种运动会25次,参赛运动员3640人次,年末达到国家锻炼标准3.18万人,其中优秀级8573人。等级运动员18人,等级裁判员47人。全年参加市级及以上运动员219人次,获奖牌54块,其中金牌18块,银牌21块,铜牌15块。 十一、人口与就业 人口总数略有增加,非农业人口比重提高。2008年全区年末总人口268200人,比上年增加481人,其中男性134453人,比上年增加96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32287人,比上年增加303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70.8%,比上年提高个1.3百分点。 低生育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2008年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推进育龄妇女信息化系统建设,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当年人口出生率为7.8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5‰,计划生育率为90.17%。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0元,比上年增加1252元,增长13.9%;全地区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0453元,比上年增加2531元,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4630元,比上年增加656元,增长16.5%。 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2008年各类就业培训人数4420人,指导3802人实现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26人,登记失业率为3.96%。 十二、社会保障与福利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2008年推进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体系建设,年末失业参保人数25935人,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227万元,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9660人,其中实际缴费17890人,发放养老保险金11420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6967人,发放保险金4340万元等。年末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7467人,全年发放生育保险金48.4万元,年末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9527人,全年发放工伤保险金749.5元万。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2008年末社会福利院9个,床位288张,收养257人;福利企业残疾职工人数达289人,当年安置残疾人49人。全年发放农村贫困户救济和补助金额达78万元。年末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822人,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3337万元,低保网络覆盖面达10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指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年鉴》或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准。 2、人口数为区公安局年末户籍资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计生口径。 3、城市园林绿化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