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恩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20 江门市恩平市统计局

 恩平市统计局

2009年,全市人民在恩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一、综合

全市生产总值814677万元,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310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75131万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421236万元,增长11.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8%,金融业增长12.1%,房地产业增长25.2%,其他服务业增长12.5%。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4.5:33.8:51.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7550元。

全市私营企业890户,注册资金85459万元。个体工商户11001户,注册资金200260万元。

全市年末单位从业人员33847人,比上年增加0.64%,在岗职工33277人,比上年增加1.2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16亿元,比上年增长5.6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422元,比上年增长11.04%。

金融运行态势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37789万元,比年初增长20.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38304万元,比年初增长12.51%;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02124万元,比年初增长39.9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优化欠理想,经济竞争力不强,工业经济总量较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化肥、食品、居住类价格涨幅偏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261元,比上年增长10.96%。我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对农村的各项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201811万元,发展速度为105.01%。农业增加值115133万元,发展速度为105.15.%。

三、工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工业增加值24.77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57.37亿元,利润总额1.63亿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8800万元,效益有所好转。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838万元,增长22.02%,从投资结构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34996万元,增长159.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9756万元,增长43.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0357万元,下降43.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46.9%下降到21.6%。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65313平方米,增长20.0%,实现商品房销售额42862万元,增长12.5%。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194399平方米,增长129.9%。

建筑业生产平稳。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8个。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产值59470万元,下降15.2%。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1万平方米,下降7.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6万平方米,增长106.3%,其中住宅类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1.5万平方米,增长96.2%。

五、交通运输、电信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现有民用汽车14214辆,营运车辆1635辆,全年完成客运量526.4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3328.11万人公里;货运量204.66万吨,货运周转量6012.28万吨公里。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2.8972万吨(其中进港货物29.6648万吨,出港货物3.2324万吨)。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600.847公里,其中水泥(含沥青)路846.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密度94公里;等级公路891.38公里,等级公路每百平方公里52.5公里。

电信事业继续发展,200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2万户,比上年减少4.17%;其中城市用户5.2万户,农村用户4万户;互联网用户2.9万户,比上年增长31.82%;移动电话用户24.55万户。

六、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加速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亿元,增长16.3%。其中批发零售业37.8亿元,增长14.0%;住宿和餐饮业8.6亿元,增长27.9%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1宗,同比下降60.71%;合同利用外资1026万美元,减少88.5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393万美元,增长11.62%。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0704万美元(海关数据),下降2.29%。其中,出口总额15788万美元,增长4.72%,是江门市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市区;进口总额4916万美元,下降19.59%。从各经济类型企业出口情况看,国有企业出口157万美元,下降48.36%,三资企业出口8884万美元,增长6.95%,私营企业出口6747万美元,增长4.38%。

旅游业持续迅速发展。我市以温泉为龙头,不断扩大“中国温泉之乡”和“地热国家地质公园”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市各风景区(点)2009年共接待中外游客270.3万人次,增长11.5%,其中,国际旅游者9.3万人次,增长10%。旅游产业链总收入10.55亿元,增长13.3%。全市有各类客房3255间,增长8.5%,开房率达65%。

八、环境保护与社会安全

城市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维持在国家二级标准水平,市区全年空气指数范围在13~101之间,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99.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平均值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达到良好水平。二氧化硫平均浓度0.004,氮氧化物平均浓度0.017,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0.123;全年降雨pH均值6.09,全年酸雨发生1次;市内主要河流—锦江河水质保持基本稳定,达到国家Ⅱ—Ⅲ类地表水标准,其中西门教师村和义兴断面达Ⅱ类,中游市区段达Ⅲ类,恩平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符合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0分贝,市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平均值66.5分贝,优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