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外贸进出口:2010年,全区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00.55亿美元,同比增长62.96%,其中出口35.46亿美元,同比增长42.93%;进口65.1亿美元,增长76.42%,出口增速位居全市各区县第2位。按出口贸易方式分类,全区实现一般贸易出口2.4亿美元,增长23.85%;加工贸易出口26.74亿元,增长47.39%;保税区仓储出口0.59亿元,同比为净增;保税仓进出境出口5.72亿美元,增长20.98%。按出口目的地分类,对香港、日本和美国等传统市场稳定增长,分别增长46.71%、12.51%和42.55%;对新加坡、越南和韩国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5倍、1.2倍和1.9倍。按出口商品分类,主要集中在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类别,出口额分别是9.82亿美元和6.34亿美元。全区机电产品出口14.84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6.1%和23.5%。 出口额超2亿美元的企业有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泰山石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沙伯基础创新塑料(中国)有限公司及名幸电子(番禺南沙)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比2009年增加1家,6家企业出口额合计22.08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62.28%。 六、科技和教育 科技:2010年,区政府共投入科技三项经费7330.45万元,同比增长1.07倍。2010年末,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数16家,是2009年的两倍。201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314件,增长72.53%,其中发明专利87件,增长1倍;授权专利21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8件,增长64.71%。获得省市支持科技项目11个,增长37.5%。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研发基地已奠基,该项目列入“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国内规模最大的烟酰胺生产基地已竣工。东方重机的核动力装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市重点工程中心。华南理工大学4个研究中心已入驻南沙。 教育:2010年末,全区共有学校36所,其中小学25所,普通中学10所,职业中学1所。全区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学校9所、区一级学校22所。2010年,区内31所公办中小学校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评估,全区规范化学校达标率达100%。南沙第一中学顺利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2010年,全区省、市一级高中学校提供的优质学位数为2654个,占全区普通高中总学位数的74.72%。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32108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4414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7694人。全区共有专任教师1640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818人,中学专任教师822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02名,小学高级教师40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85.62%,普通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大专以上上线率达80.85%,本科上线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区共有幼儿园数55所,幼儿园在园人数6968人。 七、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2010年末,区图书馆共有藏书18.2万册。全区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8%,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3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8万户。建成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个,镇(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5个,行政村(居委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58个。完成人文广州系列丛书之《碧海蓝天望南沙》。黄阁麒麟舞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咸水歌”入选第二批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体育:成功举办了广州亚运会的武术和卡巴迪赛事,并产生了广州亚运会第一枚金牌。年末,我区公共体育场馆共有9所,人均公共体育场所面积5.36平方米。 卫生: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97个,其中医院1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门诊部6所,诊所、卫生所、医疗室27间,村卫生站51所;全区医院实际拥有床位793张,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29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489人,注册护士428人。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至300元年/人,农民实际参合率达99.95%以上,全区农村人口医疗保障实现全面覆盖。 八、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 人口:201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5.34万人,年末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50.61%,女性占49.39%。2010年,出生人口1732人,出生率11.38‰;死亡人口970人,死亡率6.37‰;自然增长人数7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1‰。 人民生活:2010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98元,同比增长14.7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474元,增长18.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63%,比2009年下降2.52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41459元,增长9.9%。分行业看,有11个行业工资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最高的是金融业;有7个行业工资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最低的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就业:2010年,全区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50万元,比2009年增长25%,直接受惠群众达6224人。2010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3.8%,比市下达指标高3.8个百分点。全年共发放事权下放岗位补贴14.6万元,直接受惠事权下放工作人员237人。全年安置本地劳动力7536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412人;组织培训本地劳动力4373人,其中技能培训3165人,职业指导1208人。创建了广州市南沙区资讯科技园等9个创业基地,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82108人,增长18.22%;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95974人,增长31.15%;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85417人、98140人、75228人。2010年,全区35岁以上农民参加社保人数达4.6万人,参保率达82%。我区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41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35元,农村平均低保标准达到城镇低保标准的82%,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农村低保标准为城镇低保标准70%以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九、安全生产与环境 安全生产:2010年,全区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共死亡38人,全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