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卓有成效。完成了中山七八路、龙溪大道、花地大道等15条主、次干道绿化升级改造项目;开展了荔湾湖公园扩建、醉观公园、青年公园和双桥公园等生态公园的改造;打造了陈家祠广场、沙面、聚龙村、驷马涌绿地等一批城区精品绿化工程;全年新增绿地面积29.2公顷,绿地率达21.26%,绿化覆盖率达到2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97平方米。 危房改造 危破房改造和直管房修缮工作进一步推进。2010年,完成房屋安全鉴定2295宗;完成2007、2008、2009年在册危房改造任务918幢,面积12.1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小连片危破房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西荣巷项目土建工程已完工、蒋光鼐故居项目、龙津东719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龙津东720项工程主体、水电安装已完成;直管房淘汰重建工程全年开工61幢,完工41幢,面积2497平方米;大宗原状维修工程全年开工165幢,完工151幢,面积45289平方米。 环境保护 开展了迎亚运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完成禁燃区内工业锅炉、炉窑清洁能源改造工作,淘汰了小旧锅炉24台,在编黄标车淘汰503辆,328家企业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任务,全区在建建筑工地按照6个100%要求全部完成亚运会期间环境应急一系列工作,为亚运会顺利举行提供了环境质量保障。 强化环境监管,拓展在线监控。2010年,我区自主研发完成的“荔湾区污染源监控综合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拓宽了监控的规范和类型,已开通各类视频监控点68个,排污数据监测点17个,油烟治理设备监控点466个。 切实做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2010年二氧化碳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为359吨、199吨,完全控制在广州市下达的534吨和230吨控制指标之内。全区大气总悬浮微粒年平均值为0.13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0.04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53毫克/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全区区域环境噪声值56.3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值67.5分贝。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80%。 在环境监察执法中实行“十五个一律”,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2010年,开展专项执法58次,出动人员6743多人次,检查排污企业3245间,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243份,责令关闭企业254个,对560间违法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城市管理 大力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顺利完成创文、迎亚运各项工作任务。推进数字城管,对各街道主干道和“六乱”黑点进行全天候视频监控。全年视频巡检15.33万次,及时发现整治“六乱”、占道经营问题2.28万宗。清理乱张贴441万多张、乱涂写10万多处、规劝纠正违规人员325人次。规范整治户外广告。全年清拆违法户外广告716处2.58万平方米;清拆违法户外招牌2577块共1.49万平方米。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全年派发分类垃圾桶3000多个,宣传资料15万多份。扎实推进社区环境整治。全年整治34个一般社区,全年整治项目投资944万元,其中,道路工程21910平方米,排污工程7167平方米,园林绿化842平方米,房屋外立面整饰4100平方米。 社会治安 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10年,全区立刑事案件3575宗,下降10.8%;其中“两抢”案件341宗、“两盗”案件990宗、诈骗案件600宗,分别下降39.5%、15.9%和7.6%;杀人、放火、强奸、伤害、绑架、爆炸、劫持七类暴力性案件160宗,下降4.2%;命案14宗,下降17.6%。全年实际破获刑事案件3885宗,破案率为60.8%,列全市第一;其中,破命案14宗,命案破案率100%;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7820人,打掉各类犯罪团伙322个,抓获团伙成员946人,刑事拘留1590人,治安拘留3772人,逮捕1225人,打击破案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工矿商贸(含建筑)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下降40.0%;死亡3人。发生火灾12起,死亡4人。死亡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技 我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防震减灾及科普宣传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全年共安排区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7550万元,增长13.0%,带动各项目承担单位投入研究开发经费8.85亿多元。区辖内单位全年申报各种项目223项,其中广东省科技项目74项,广州市科技项目134项,广州市和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0项,科技部的“科技亚运”重大专项项目5项。全年专利申请量939件,增长53.7%;授权量735件,增长52.8%。2010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8家。 教育 2010年,全区各类学校196所,在校学生96668人,专任教师7346人,初中升学率95.49%,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9.11%。区域教育现代化工作稳步推进,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标率为85.4%。继续深化“三品”工程,累计评选品牌学校34所,品牌学科251个,品牌教师1145人次。2010年高考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区属学校重点本科率8.01%、普通本科率54.23%,本专科上线率98.71%,居全市12区(市)之首。我区中小学生在主要科技比赛中在各项评选和比赛中,全年收获国际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95项、省、市级奖项126项。2010年,我区被评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校长、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教师各1人,3人被评为特级教师,7人获南粤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127人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文化 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深化。全年举办各种演出活动50场,收获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曲艺类群星奖(表演唱《西关食通天》)、“广州文艺奖”三等奖等奖项,圆满完成“亚运歌曲大家唱”合唱比赛、“广州好——迎亚运、创文明”等亚运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全年举办3期“西关大学堂”文化讲座,开展图书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等流动服务,累计送书6.55万册,共接待读者21.1万人次,外借图书22.4万册次,向读者推出新书2.55万册,开展各类读书宣传活动1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