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西和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14 陇南市西和县统计局

 2010年,是全县圆满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的一年。一年来,西和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为动力,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奋进,以干克难,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速比上年提高3.2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5亿元,增长16.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4308元,比上年增加668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6.88∶25.62∶27.5调整为26.4∶25.5∶48.1。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1.34万人,其中:农村19.87万人,城镇1.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人数1139人,登记失业率为4.5%,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5505万元,比上年增长7.7%。县级收入为7278万元,增长26.1%。财政支出125361万元,比上年下降14.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4.5,比上年上涨4.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3%,成为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5,比上年上涨3.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4.6,比上年上涨4.6%。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68.87万亩,比上年下降0.6%;全县四大特色农业产业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3.64万亩、4万亩、38.29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29万吨,比上年增产0.4%,其中:夏粮4.31万吨,比上年下降0.08%;秋粮11.98万吨,比上年增长4.1%。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055吨,比上年增长6.4%;水产品产量105吨,比上年增长2.9%。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6万亩,与上年持平;新增梯田面积3.15万亩,比上年增长146%;农用拖拉机3980台,比上年增长29.5%;农用运输车3245辆,比上年增长24.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4.43万千瓦特,比上年增长41.6%。

三、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5.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产品销售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利润1933万元,同比增长3.5倍,实现税金2957万元,同比增长6.5%。生产锑锭1631吨,同比下降5.8%;电力供应量1387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1%;水泥19500吨,同比下降56.7%,铅精矿含铅量7315吨,同比增长44.9%;锌精矿含锌量32209吨,比上年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招商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4%。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亿元,增长63.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亿元,下降40.5%。开工建设各类项目454项。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0个,签约资金19.3亿元,到位资金3.9亿元。

五、邮电、旅游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274.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365万元,比上年下降16.8%;邮政业务总量796.54万元,比上年增长48.6%;移动业务总量5487万元,比上年增长18%;联通业务总量1629万元,比上年增长6.6%。年末互联网用户4200户,比上年增长61.2%。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8%。旅游综合收入4817万元,增长66.1%。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县的零售额23801万元,增长24%;县以下零售额11999万元,增长14.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9144万元,增长2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656万元,增长14.5%。

七、金融保险业

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9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4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5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全年保费收入1434万元,比上年下降22.5%。其中:财产险收入644万元,增长16.9%;寿险收入790万元,下降39.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共投入科技资金68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20万元,新上科技项目10项,实施项目10项,取得成果10项;举办科技培训班60期,培训人数76000人次;专利申请量6件,授权1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50万元。

年末,学校总数287所,专任教师3763人。在校学生数82064人,其中:小学在校生52849人,普通中学在校人数292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18%,其中:女童入学率99.16%。初中升学率达到57.3%,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达11.6%,高职以上总上线3146人,上线率82.1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360场,观众达28万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6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量1794件;档案馆1个。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82%和93%。有线电视用户6200户,比上年增长3.3%,其中数字电视用户5400户,比上年增长20%。

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23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防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位860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9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46人,注册护士128人,药师(士)32人,技师(士)37人。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位449张,卫生技术人员289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共有家庭户87594户,常住人口39.32万人。(全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