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绥江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14 昭通市绥江县统计局

 2010年,在绥江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着进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核算,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1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75亿元,增长26.1%,其中: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11.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518元,同比增长17.9%。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得到加强,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全县三次产业比例为17:40:43,继续呈现“三、二、一”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稳步上升,非公经济增加值达5.79亿元,增长15.1%,比重由上年的47.1%上升为47.8%。

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84%。能源消费总量为13.89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较上年增长9.04%。其中,第一产业为5763.41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9%,占总能源消费4.1%;第二产业为71470.76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79%,占总能源消费51.45%;第三产业为22397.52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12%,占总能源消费16.12%;居民能源消费量为39269.43吨标准煤,占总能源消费28.27%。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772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种植业产值13505万元,增长6.6%,林业产值4008万元,增长9.04%,畜牧业产值18280万元,增长3.21%,渔业产值674万元,增长16.61%,农业服务业产值1258万元,增长0.74%。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9422吨,比上年增长0.03%。其中:夏粮6970吨,比上年下降9.6%;秋粮32452吨,比上年增长2.37%。粮食单产由上年的164.6公斤/亩增加到166.8公斤/亩。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3298吨,增长4.01%;禽肉产量872吨,增长0.23%;水产品产量674吨,增长16.6%。

全年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1.34万亩,新建农村沼气池2000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建粮食科技示范样板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08千公顷,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6千公顷,到2010年底解决饮水安全达标人数9.3万人。

新农村建设与扶贫攻坚、抗灾救灾相结合,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65个,投入村容村貌整治资金285.89万元。整合资源,加大扶贫开发投入,19个整村推进项目有序实施,巩固和解决了0.2082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三、工业

全年全社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5%。实现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23亿元,增长22.9%。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销协调、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达101.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33%;实现利税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9%,其中实现利润0.20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在各类投资中,城镇投资15.9亿元,增长56.1%;农村非农户投资1.08亿元,下降32.15%;房地产投资0.99亿元。全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比上年下降49.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

全县第一产业投资额0.1亿元,下降89%;第二产业投资额1.26亿元,下降61%;第三产业投资额15.65亿元,增长88.5%。从主要行业看,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三大行业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8.8%、70.6%、66.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7亿元,其中,商品住宅投资0.78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99亿元,全县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938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额1.626亿元。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55.6%。年末建筑企业18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97亿元,增长130%。

五、国内贸易、招商引资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城乡消费基本同步增长,农村市场转旺。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2.21亿元,增长24.5%;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17亿元,增长38.4%。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生意兴旺。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4亿元,增长28.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83亿元,增长31.8%。

全年招商引资合作项目3个,新签约及实施项目协议总投资3.41亿元,实际到位县外资金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42%,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六、财政和金融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8941万元,比上年增长39.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96万元,比上年增长71.8%,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6056万元,增长34.6%。良好的财政收支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国税税收收入达5886.56万元,增长47.5%;地税税收收入达12069.7万元,增长135.6%。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5.1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72亿元,增长30.0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7.81亿元,增长11.04%。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达2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9%;累计现金支出达24.27亿元,增长12%,全年货币净投放2.5亿元。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取得初步成效。

七、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年末有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375人,比上年增长1.48%;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9814人,比上年增长3.07%;小学在校学生14782人,下降5.38%。“两基”顺利通过国检,中小学布局逐步优化,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6%;初中毛入学率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