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荆州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认真实施、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抢抓机遇、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紧紧围绕构建“经济强区、文化名区、和谐新区”的目标,集民智、聚民力、凝民心,求真务实,克难奋进,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地区经济总量及发展速度再攀新高 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1亿元,发展速度17.0%,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7亿元,同比增长5.03%;第二产业增加值58.48亿元,同比增长24.75%;第三产业增加值42.76亿元,同比增长15.78%。一、二、三产业比为:19.0:46.8:34.2。三次产业的结构持续保持“二产业领先、三产业壮大、一产业稳定”的协调发展格局。 二、农业 农业经济总量稳步增加。2010年全区完成农业生产总值45.98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农业增加值23.77亿元,同比增长5.03%。 种植业全面丰收。2010年粮食总产26.82万吨,同比增1.71万吨,增6.81%;棉花总产(皮棉)1.27万吨,同比增0.03万吨,增2.05%;蔬菜总产量49.97万吨,同比增1.54万吨,增3.18%。油料在种植面积减少3.12万亩的情况下总产达到5.67万吨,单产198.6公斤/亩,比上年亩增产1.2公斤。 养殖业持续稳步发展。2010年,全区生猪出栏34.27万头,同比增加3.14万头,增10.09%;存栏21.56万头。全区存栏能繁母猪1.89万头,同比增加0.05万头,增2.72%。全区家禽出笼1811.47万只,同比增加336.12万只,增22.78%;家禽存笼611.33万只。畜禽肉产量5.55万吨,同比增0.78万吨,增16.33%。禽蛋产量1.77万吨,同比增0.04万吨,增2.44%。水产品养殖面积14.23万亩水产品产量10.84万吨,同比增0.52万吨,增5.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大步提高。据农村记账户统计分析,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87元,同比增1176元,增19.6%。 三、工业 经济总量大幅增加。2010年,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86家(新增1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87.47亿元,同比增长40.27%;完成增加值51.75亿元,同比增长29.02%,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42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3.76亿元(不含四机厂,下同),同比增长52.2%;利税总额6.92亿元,同比增长37.8%;利润总额4.93亿元,同比增长69.4%。全区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到284.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长22.4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工业经济效益指数高78.8个百分点。 全口径工业入库税金持续增长。2010年,全区全口径工业入库税金完成2.82亿元,同比增8.1%,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35.0%。其中,全口径工业国税入库税金完成2.52亿元,同比增7.6%;全口径工业地税入库税金完成0.3亿元,同比增12.79%。 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近年来,随着我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完善,重点企业进一步向园区聚集,促进了产业集群壮大,全区基本形成了以拍马造纸包装工业园为主体的造纸印刷产业群、以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为主体的石油机械加工产业群、以城南纺织工业园为主体的纺织印染产业群、以学堂洲新型建材工业园为主体的建材加工产业群、以紫金化工工业园为主体的化工产业群、以岳山粮食饲料加工工业园为主体的粮食饲料加工产业群。这六大工业产业群集中了全区7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以上。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额再创新高。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17亿元,同比增60.4%,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97亿元,同比增60.6%,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7个百分点。 工业、房地产投资强劲。2010年,工业投资完成40.90亿元,同比增71.9%。房地产完成投资6.5亿元,同比增39.5%。农村私人投资完成投资4.2亿元,同比增57.3%。 重大项目投资力度加大。2010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续建和新开工项目达到292个,比上年增加20个,增7.35%,完成投资88.7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0.36%。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同比增长24.6%,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幅居全市第一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按行业分类,批发业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27.04%;零售业56.35亿元,同比增长24.75%;住宿业完成0.63亿元,同比增长13.07%;餐饮业完成7.26亿元,同比增长22.99%。外贸出口完成8890万美元,同比增长191.0%,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幅居全市第一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4.7个百分点。 六、财政 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财政实力进一步提高。2010年,财政收入完成8.06亿元,同比增33.8%,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幅居全市第五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8亿元,同比增31.5%,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位,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0个百分点,其中,税收完成3.19亿元,同比增43.5%。财政支出56576万元,同比增20.2%。 七、交通 交通运输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660.4公里,在册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585.4公里,综合公路密度183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152公里/百平方公里(不含通组公路315公里),超出交通现代化目标83个百分点,公路桥梁138座3850延米,港口码头泊位51个,渡船18艘,汽车渡口1处。民用汽车拥有量23765辆,其中,载客汽车443辆,载货汽车5385辆,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8%。2010年,共完成旅客运输量476万人次,货物运输量564.51万吨,货物周转量38739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0.89%、1.5%、1.5%。全区有道路运输经营业户4890户,其中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8户,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业户4882户,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2396人,其中客运从业人员313人,货运从业人员1137人,站场从业人员183人,机动车维修人员76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