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长岛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13 烟台市长岛县统计局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四个一百万”经济工程和“百千万亿”文化工程,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500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868万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50725万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50567万元,增长28.5%。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61.1:11.3:27.6调整为59.8:10.1:3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6036元,比上年增长13.9%。乡村两级经济总收入完成368755万元,同比增长16.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达0.2382吨标准煤/万元。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18万元,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569万元,增长26.5%。全年全部税收收入9900万元,增长15.6%,其中:国税税收收入2889万元,增长10.6%;地税税收收入7011万元,增长17.7%。

二、农业

积极实施“一百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和“一百万亩海底森林”工程,加快推进海参、鲍鱼、贝鱼类三个良种繁育中心建设,渔业优势养殖品种规模持续扩大,海参、鲍鱼、海胆、海带、网箱养鱼等效益增长。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37.1万吨,同比增长11.1%,其中养殖产量25.1万吨,增长7.5%;捕捞产量12万吨,同比增长19.3%。实现农业总产值510886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渔业产值508818万元,增长21.4%。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95公顷。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434吨,同比增长13%;水果994吨,同比增长2.2%;肉类总产量34吨,同比增长58.1%;奶类产量60吨,同比增长17.4%。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3万千瓦。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建筑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生态工业稳步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36942万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941万元,增长5.8%;产品销售收入60175万元,增长5.8%;利润、利税分别实现3887万元和6474万元,分别增长36.8%和27.3%;全县用电量7766万千瓦时,增长1.7%。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783万元,增长15.1%。

四、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9586万元,增长20.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8365万元,增长236.6%;第二产业投资2045万元,减少31.6%;第三产业投资29176元,增长6.4%。

全县拥有民用汽车2240辆,各类运输船舶45艘。年末全县完成客运量267万人,客运周转量达2952万人公里,增长7.5%。完成货运量431万吨,增长18.2%,货运周转量达8314万吨公里,增长9.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517万元,增长31.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43万元,减少27.2%(邮政银行和邮政局分离);本地电话年末用户19378户,减少7.8%,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5789户,减少9.3%;移动电话用户47693户,增长28.8%,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11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7344户,增长34.5%。

五、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845万元,增长18.2%。分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71923万元,增长18.1%;农村实现零售额30922万元,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3381万元,增长18.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464万元,增长17.7%。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365万美元,减少33.8%。其中,出口额2228万美元,减少34.7%,进口额137万美元,减少14.4%。全县引进内资12177万元,增长10%。

全年全县旅游总收入11.2亿元,增长28.7%。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增长18%,旅游门票收入5825万元,增长13.1%。年末有AAA级旅游景区2处和AA级旅游景区2处。年末拥有星级饭店(宾馆)4家。

六、金融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2874万元,比年初增加65775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80243万元,比年初增加22173万元,同比增长1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1179万元,比年初增加21539万元,同比增长27.1%。

六、教育、文化、卫生

2010年,全县实有学校11所,其中普通中学4所;小学7所;专业教师450人;在校学生数为5112人,其中普通中学3426人,小学1686人;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720人。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学率、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

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1个,免费为城镇和渔村居民放映公益电影600多场。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6.9万册。广播电台及差转台各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20座,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5个,医疗床位236张,有专业技术人员250人,其中医生117人,每千人拥有医生3人。

七、城市建设和环境

2010年,全县建成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全年供水总量42万吨,其中生活用水为29万吨。全社会用电量7766万千瓦时,增长1.7%。其中,工业用电1621万千瓦时,增长1.2%。新增供热面积2.58万平方米,年末供热面积达到33.38万平方米,增长8.4%。年末拥有出租汽车206辆。境内道路总长度97公里,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4735公里。农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6.2平方米。

全年造林面积133公顷,拥有湿地面积1102.5公顷,森林蓄积量达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0%。生活垃圾处理量2.3万吨,污水处理量34万立方米,垃圾、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9.36%。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5.8平方米。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全县总户数15741户,总人口为43044人,出生人口204人,死亡人口378人,出生率4.73‰,死亡率8.77‰,自然增长率为-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