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章贡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章贡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工作水平,扎实推进“一条主线、三个重点、六大工程”工作部署,全区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价格回落、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全区GDP为11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3.7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47.10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64.17亿元,增长13.7%。区属GDP为49.87亿元,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3.14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27.95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18.78亿元,增长13.2%。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全区GDP中,一、二、三产业之比为3.2:41.0:5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31.0%和66.9%。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增速达两位数的有:交通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文化娱乐、商务服务和居民服务。区属GDP中,一、二、三产业之比为一、二、三产业之比为6.3:56.0:3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62.2%和34.8%。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比重大幅上升,工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通过企业改制、创办工业园和招商引资,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现代轻化纺等支柱产业,工业在区属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 居民消费价格回落。伴随经济的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高位运行,但涨幅趋于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2%。分商品看,八类商品价格呈现“五涨三降”的变化。其中:涨幅较大的是食品、居住,分别上涨15.6%和3.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6%。降幅较大的衣着下降2.7%,烟酒及用品的价格下降0.2%,交通通信下降0.1%。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年末全区总人口46.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4万人,农业人口11.85万人。生存环境继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三类质量标准,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4.9%,全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1平方米。年末城市居民享受低保15079人,农村居民享受低保439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1.7%。 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34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4492元,增长9.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42元,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58元,增长11.6%。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45%以下。城乡人民的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更加宽裕,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认真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获得较好收成。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7155亩,其中:粮食面积110300亩,油料面积6931亩,蔬菜面积51315亩,瓜果面积746亩。年末水产品养殖面积10103亩,果园面积21149亩。全年粮食产量39283吨,比上年增长1.2%;水产品产量6102吨,增长6.2%;水果产量5045吨,增长3.3%;肉类产量22745吨,下降5.1%。 全年农业总产值61072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农业产值23528万元,增长9.1%;林业产值1424万元,增长18.4%;牧业产值29200万元,增长16.4%;渔业产值4870万元,增长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050万元,增长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快速有效增长。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4.59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轻工业21.88亿元,增长42.9%;重工业82.71亿元,增长1.9%。工业销售产值103.94亿元,增长9.0%。其中:轻工业21.58亿元,增长41.2%;重工业82.36亿元,增长2.9%。工业产销率99.4%,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4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1%,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工业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非国有及非国有控股工业占主体,实现工业产值67.2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6.8%,增长21.5%。二是轻工业的增长大大快于重工业。轻工业产值17.18亿元,增长46.4%;重工业产值60.31亿元,增长8.9%。三是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区属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6.14亿元,增长18.7%。其中:轻工业销售产值17.20亿元,增长46.1%;重工业销售产值58.94亿元,增长12.5%。工业产销率98.3%。其中:轻工业产销率100.1%,重工业产销率97.7%。产品销售收入69.26亿元,增长30.8%。利税总额6.99亿元,增长15.4%。 建筑企业生产下滑。年末建筑企业48个,比上年末减少1个。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37个,减少7个。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4.48亿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9.93亿元,下降5.1%;安装工程产值1.34亿元,下降1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2.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7%。按注册类型分,内资58.55亿元,增长44.6%;港澳台投资1.80亿元,下降24.4%;外商投资2.31亿元,下降57.5%。按隶属关系分,中央1.51亿元,下降32.6%;省3.30亿元,下降47.1%;市30.28亿元,增长78.5%;县14.43亿元,增长1.3倍;其他13.14亿元,下降20.5%。按构成分,建筑工程32.77亿元,增长47.7%;安装工程3.86亿元,下降36.3%;设备工器具购置14.59亿元,增长8.1%;其他费用11.44亿元,增长73.9%。文化、教育、卫生、交通、信息传输和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大,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3%。按用途分,住宅10.52亿元,增长1.0%;办公楼0.11亿元,下降31.2%;商业用房2.08亿元,增长13.0%;其他1.95亿元,增长10.2%。房屋施工面积205.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5.2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2.74万平方米,分别下降12.2%、54.4%和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