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新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9 永州市新田县统计局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4.71亿元,比年初增加5.01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4.14亿元,新增0.66亿元,储蓄存款26.87亿元,新增3.7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79亿元,比年初增加1.93亿元。

保险业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749.2万元,增长3.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66.2万元,增长9.3%;人身险保费收入7183万元,增长3.1%。

八、教育、科技

教育强县成效凸显。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2所,其中小学92所,在校生38829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初中23所,在校生12813人,入学率继续保持100%;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7380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366人;民办教育机构72个,其中幼儿园70所。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免除学杂费51642人,免除金额2112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金额512.3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学生7737人,资助金额605.7万元。

科技事业向前推进。全年科技经费支出617万元,增长11.0%。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保持增长,共申报省重点项目2项,申请专利18件。目前,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4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县有电影院1个,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各一所,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有线电视用户达4.6万户。新建农家书屋35家。全年举办广场大型文化演出活动4场,组织文化下乡活动19场。文艺创作方兴未艾,首部在我县民间拍摄的电影《武当龙影》在央视六套播出;谢高仁作曲的《喜看今日田家岭》在全国首届村歌评选中获“优秀村歌奖”;《我来自湖南》在“湖南广播电视奖”评选中获一等奖;唐柏佑创作的《古洞风云录三》、郭飚创作的《古韵新田》在全省发行。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2010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各类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数926个,卫生技术人员865人。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数327556人。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成功举办第四届华南五省越野竞技大赛和二市六县篮球邀请赛活动。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男子举重获挺举、抓举和总成绩银牌3枚,田径男子400米获铜牌1枚,创历年参赛最好成绩。在全省“强民杯”农民篮球赛上,代表永州队出战的我县农民男子篮球队获二等奖。群众性体育运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广场完成建设,86套健身器材安装投入使用。

十、环保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成效显着。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全年COD排放量减少50吨,削减率为0.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164吨,减少0.5%,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823吨,减少32%。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为75%。工业污水处理率为53.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绿化覆盖率达到51.4%。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起,同比上升30%;死亡人数3人,下降50%。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4人,下降33%。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9元,比上年增加1407元,增长12.0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5692元,增长6.8%;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8703元,增长10%;年末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6.25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比上年增加175元,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445元,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63元,增长7.8%;人均居住面积达23平方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

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684元,同比增长7.2%。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5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参加失业、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1.1万人、9.5万人,分别增长10%、1.0%。城镇居民医保参保6.82万人,住院补偿率达到55%;新农合参合率和住院实际补偿率分别达到92.5%、60.3%。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达6235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达20412人。拥有敬老院10个,敬老院集中供养人数521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县人口数据以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