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9 湘潭市雨湖区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终结之年,是雨湖区大发展、大变化的一年,由于湘潭县响塘乡、姜畲镇划入雨湖区,全区区域面积扩大到451.39平方公里,为雨湖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一年,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带领全区人民奋勇拼搏,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呈现增长较快、效益提升、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为7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9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3.73亿元,增长18.9%,其中工业增加值31.16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3:47.4:44.3。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59818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5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6%,上划两税收入13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上划两项所得税收入7894万元,比上年增长34.1%。财政支出64441万元,比上年增长57.6%。

二、农业

农业生产逐步上升。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完成增加值5.93亿元,比上年增长4.3%。粮食总产量16963吨,比上年增长14.9%;蔬菜总产8.53万吨,比上年增长27.3%;肉类产量2.32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猪肉产量2.23万吨,比上年增长3.2%;禽蛋产量98吨,比上年增长5.4%。全年出栏牲猪30.97万头,比上年增长3.5%。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根据我区城郊型农业的特点,确定了种植业以蔬菜生产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名、优、特经济作物,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逐步落实,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1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8%。全区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4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全区实施“双百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6个,帮扶村4个,各级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3754万元,有力的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全区完成水利工程521处,土石方37.9万立方,投入劳动工日39.68万个,渠道清淤扫障60.2千米,整修塘坝78口;村道硬化12千米;新建沼气池65口。改善农村饮水安全,解决了38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行驶在快车道。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1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128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34.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8%。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达到16.9%;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18.4%。

建筑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91亿元,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具有资质以内建筑公司13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6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3.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加快。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81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9.32亿元,比上年增长44.9%。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600余万元,对60条小街小巷进行了提质改造;绿化补植和新栽苗木5万株,疏浚下水道13万米。针对城区及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现象,进行30余次综合整治,拆除大户外广告69块。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商品销售市场进一步活跃。全区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批发业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零售业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住宿业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餐饮业9.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突出。全区实际到位外资达504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引进内资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区所属有11所中学、49所小学,教师1840人,在校中学生4301人,小学生22141人。小学生入学率、升学率均达100%。初中学生辍学率为0。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7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展顺利,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免收率100%,共免收学杂费440万元。

科技成果又有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全年申请专利347件。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6.77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42.2%。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工作推陈出新,精彩纷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力组织了全区大型主题文化活动6场次。抓好文化惠民等实事办理工作,全年建设标准“农家书屋”23家。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继续开展了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版权)市场经营场所年检验证工作;全年共开展“扫黄打非”及各类专项检查10余次,收缴各种盗版、淫秽书刊、报纸、光盘2130余份,赌博电游版18块,暂扣电脑工作站4台,处罚违规经营户118家,有效地打击了危害文化新闻出版市场正常秩序的违规行为。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稳步发展。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控制307种常用药品销售差率,节约居民买药开支133.1万元。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年城镇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187706份,健康档案规范管理率达64.7%,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38592份,健康档案规范管理率达36.7%。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农村共有48758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共补助4562人次,补助金额557.05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60.98%。严格控制法定传染病,全年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乙、丙类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全面规范医疗市场,全年共查处违法执业医疗机构54家。强化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全年监督检查636家单位,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共举办全区、参加全市各类群众体育活动3场次。组队湘潭市代表队参加省运会,取得了2金、1银、2铜的好成绩。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据抽样调查统计,2010年城市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18609元,比上年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15042元,比上年增长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