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伍家岗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连锁超市经营和商品交易市场占有份额日渐增大。2004年,18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北山、雅斯、明珠3家连锁超市拥有门店52个,分布宜昌各县市区。汽车贸易城、小商品批发、装饰建材、蔬菜水果、水产品批发、服装等29家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额过亿元的4家,恒昌市场、银海市场、金山市场、隆中路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85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5%,带动了辖区商贸经济发展,大大提升了辖区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 六、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2004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达到893万美元,比上年净增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97.7%,创历史最好水平。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外商投资领域继续拓宽,出口大户逐渐增多。到2004年底,产品出口创汇企业达到20家,年出口创汇能力达到6000万美元,其中亚丰矿业外贸出口524万美元,富艺制衣外贸出口140万美元。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21万美元,同比增长139%。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5项,申请专利55件,授权40件。有科技活动企业7家,32个科技项目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15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0%。科技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03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3079万元,其中湖北安琪、湖北永鼎红旗公司产品远销国内22个省市,两企业实现收入99018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5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辖区拥有幼儿园34所,小学16所,普通中学6所。入园儿童达到2982人,小学在校学生10174人,小学专任教师6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2%。中小学教育基本实现"普九"目标,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民办教育蓬勃发展。 八、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4年,全区拥有各类艺术健身团队168个,文体广场7个,健身房19个,安装全民健身路径19条,拥有文化骨干队伍42支,文化骨干人数5260人。文体市场经营单位132个,建立村(居)文化活动室48个。创建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胜利四路社区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社区。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1个,其中医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技术人员2880人,医院床位数1370张,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67.8%,新生儿死亡率0.21‰。建立了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理顺了农村卫生管理体制。致病性禽流感及时得到控制,非典、艾滋病及其他传染病防治得到加强,卫生防疫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九、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 环境建设步入良性循环。全年污染治理投资36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治理污染项目7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6%、87.0%,分别比上年提高1.3、7.0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1平方米。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沿江大道延伸、防洪护岸工程、天然气利用、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宜万铁路、城东大道征地等各项基础性工作顺利进行。江海路、万寿桥头小区、中南冶金小区及部分小巷得到有效整治。这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必将加快伍家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伍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招商环境。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年报统计,2004年末总人口14.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67人。其中城镇人口12.87万人,乡村人口1.6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1‰,比上年下降0.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3.9‰,比上年下降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与上年持平。18岁以下人口为2.38万人,占总人口的16.3%,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74万人,占总人口的12.0%。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5元,增长10.6%。年末在岗职工9089人,比上年净增836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1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848元,比上年净增140元。离岗职工平均生活费3045元,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65元,比上年增加180元,增长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