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伍家岗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1-09-08 宜昌市伍家岗区统计局

200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目标,克服多种自然灾害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综合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7.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0.87亿元,增长10%;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8.3亿元、38.5亿元,增长13%、13.1%;按常住人口19.2万人计算,人均GDP35274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41.8:56.9。

实现区域性财政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22.9%。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由上年的8.8%提高到9.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全地域税收5.95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3.3%。一般预算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14.6%。

二、农业

乡村总户数8048户,乡村人口25887人,其中农业人口17545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二、三产业分别占总收入的96%、。农、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36亿元。农牧渔业增加值8717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业增加值3460万元,牧业增加值4318万元,渔业增加值527万元。

年末实有耕地总资源387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377公顷。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37公顷,比上年减少48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77公顷,产量1833吨,同比增长1.9%;油料129公顷,产量242吨,下降13.3%;蔬菜531公顷,减少51公顷,总产17311吨,下降11.1%。果园面积449公顷,水果产量31219吨,增长17.5%。畜禽肉产量3278吨,下降4.0%;牲猪出栏29673头,下降9.0%;牛奶1210吨,增长15.2%;鲜鱼1389吨,下降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口径工业实现产值55.7亿元,增长19.3%,其中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9.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的89.4%。从注册类型看,43家内资企业实现产值40.7亿元,9家港澳台企业7.6亿元,1家外商企业产值1.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1.7%、15.3%、3.0%。

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4.1亿元,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6亿元,同比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6.2亿元,总资产贡献率7.1%,资产负债率64.1%,流动资产周转率1.85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2.6%,全员劳动生产率112641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3%。

全区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48家,有实际工作量的47家企业完成产值8.74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竣工产值4.6亿元。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67.7亿元,安装工程0.8亿元,其它0.7亿元。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完成产值1.1亿元,私人控股7.74亿元,分别占产值比重为12.6%、88.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5万M2,同比减少33M2。其中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75万M2,同比减少15.45万M2。

四、高新技术

11家高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6.8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增加值6.65亿元,增长32.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65亿元,同比增长30.5%;实现利税总额1.86亿元,同比下降2.8%,高新产品出口交货值9.63亿元,同比增长145.7%。

全年共申报各类科技项目24项,其中省级项目2项,创新及贷款贴息13项,计划7项,企业信息化建设2项。专利申请量80件,专利授权量50件。劲森公司CCFL项目被纳入国家专项投资计划。安琪酵母进入“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和“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经纬纺机、燕狮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晋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猴王焊丝、经纬纺机、神达石油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在建项目138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7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市县属投资30.36亿元,同比增长20.9%。50万元以上城镇项目投资14.79亿元,同比增长16.6%;房地产开发投资15.63亿元,同比增长26.2%。工业项目、商贸项目分别完成6.01、3.72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4.9、76.2%。社会发展项目、农村项目分别完成2.18亿元、1.1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36.2、38.9%。

全区拥有房地产开发公司52家,有开工面积的50家房地产公司本年完成投资15.6亿元,同比增长26.2%。房屋施工面积159.72万M2,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7.74万M2。房屋竣工面积24.2万M2,其中不可销售面积2.56万M2。商品住宅竣工1559套。商品住宅销售2227套,销售面积30.1万M2,同比下降-48.6%;实现销售额13.74亿元,同比下降21.7%。其中,现房销售239套,销售额2.73亿元;期房销售1988套,销售额11.0亿元。空置面积9.89万M2,同比增长74.8%。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5亿元,增长25.3%;3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1.76亿元,增长31.0%。星级以上住宿餐饮业增速达到43%,创历史最好发展水平。全区新增商贸运营面积20万平方米。武商量贩、国美电器等外埠知名品牌相继落户我区,北山、雅斯等超市连锁网点快速增加,滨江新天地、泰丰粮油批发市场、金都颐美家居广场等建成投入运营。35家外贸出口经营权企业,全年实现外贸出口8471万美元,同比增长54.7%。利用外资1162万美元,同比增长16.2%。年接待游客46万人次,比上年净增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45.5%。

七、教育

全区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53个。其中,小学15所,在校学生10061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10651人;民办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98人;各类培训机构11家。各类幼儿园19家,在园幼儿3831人。专任教师总数1282人,其中小学教师528人,普通中学744人,职业高中10人。完成了杨岔路、宝塔河小学扩建工程和大公桥小学教学用房改造,建成大公桥小学、李家湖小学塑胶运动场,更新钢制可调节桌椅近8000套。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泰江金东方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宜昌英杰学校对外影响日益扩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被评为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实验区。

八、文体、卫生

全区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98家,文化中心户53家,文体活动室48个,老年体育活动中心12个,村级图书室15个,晨晚练点61个,各类健身队、歌舞队187多支,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39人,体育联络员89人。区文体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火炬宜昌主会场传递、第八届社区文化体育节等大型活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