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南乐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7 濮阳市南乐县统计局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化危为机,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局面,整体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势头,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县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完成了全年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73899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075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03359万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7560万元,增长17.1%。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25:54.6:20。

全社会从业人员规模不断壮大,城镇就业状况有所好转,在岗职工工资显着提高。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282182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35058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7185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9939人。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9523公顷,比上年增加1053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3623公顷,增加3公顷,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5333公顷;棉花、油料、瓜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966公顷、6561公顷和11211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2.9万吨,比上年增长1.4%;蔬菜产量44.21吨,比上年下降1.1%;水果产量14.87吨,比上年下降6.4%;棉花产量0.13万吨,比上年下降30%;油料产量3.3万吨,与去年持平。肉类产量4.89万吨,增长5.4%;禽蛋产量5.84万吨,增长5.8%;奶产量0.5万吨,增长13.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1.14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19616万千瓦时,下降1.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79千公顷。

三、工业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以工兴县”战略深入实施。2009年共有全部工业企业370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3820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1277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全部工业增加值3843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6536万元,比上年增长22.3%。

规模以上工业18个大类中,增加值居前5位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分别完成127792万元、40098万元、22561万元、16061万元和1397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7%、36%、10%、13.7%和33.3%,5个行业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0491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7%。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较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1614万元,比上年增长17.2%,产销率达98.7%,实现利润总额147755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实现利税总额191334万元,同比增长13.2%。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小麦粉产量比上年增长29.3%,配混合饲料增长34.8%,工艺美术品增长24.4%,供电量增长17%,工业用电量增长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41614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实现利税总额191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利润总额147755万元,增长13.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023万元,比上年增长1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9995万元,比上年增长35.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7774万元,比上年增长50.4%;农村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032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41897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全县10个市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共完成投资3267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其中,工业项目9个,完成投资3167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

五、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5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7828万元,比上年增长19.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5902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他行业零售额1878万元,比上年下降11%。

六、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交通货运量125.35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1480.33万吨公里,交通客运量155.53万人,旅客周转量10711.77万人公里。

公路网发展迅速。2009年,全县国、省道公路线路年底到达数为100.73公里。其中,国道24.09公里,省道76.46公里。全县公路里程达到920公里。

邮电通信业业务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40.5万元,比上年增长37.5%,通信业务总量2209.4万元(含联通业务收入)。电话机拥有量33204部,移动电话年末达到23.5万户,小灵通发展宽带11791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9年全县财政收入12061万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各项税收收入5669万元,比上年增长20%,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61.9%,比上年增长3.3%;财政支出94790万元,比上年增长40.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90971万元,比上年增长46%。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9074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29619万元,比年初增加5493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6640万元,比年初增加4018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21757万元,比年初增加24651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04501万元,比年初增加16424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7256万元,比年初增加8227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9年,全县共有学校数(含教学点)266所,在校学生(含私立)104122名,教职员工(含私立)6174人,专任教师(含私立)5285人。其中普通教育在校学生92252人;职业教育在校学生7893人;幼儿教育在校学生3565人。普通高中共有4所,教职员工738人,专任教师580人,在校学生10046人,比上年减少1672人;全县普通初中15所,教职员工1688人,专任教师1392人,在校学生22381人;全县小学199所,教职员工3233人,专任教师2942人,在校学生59825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4所,教职工479人,专任教师340人,在校学生7983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教职员工36人,专任教师26人;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356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科技事业全面进步。2009年,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9项,市级23项。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金353.32万元。全年共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8项,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2009年共申报专利69项,其中职务专利31项;授权专利26项,其中职务专利18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