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五莲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6 日照市五莲县统计局

五莲县统计局

(2009年3月10日)

2008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和“双轮驱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坚定信心,主动应对,抢抓机遇,共克时艰,以构建“富强和谐、人民安康”为总目标,突出发展工业、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等六大工作重点,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开拓前进,全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0.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70.61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35.98亿元,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23531元,增长15.38%。三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4︰55.8︰30.8,调整为11.2︰58.8︰30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随着国家各项扶持“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与农村投入,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2亿元,增长6.2%。实现增加值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增加值8.3亿元,林业增加值0.7亿元,牧业增加值3.5亿元,渔业增加值0.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2亿元。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8万公顷,增长0.8%;粮食作物总产量达21.83万吨,增长6.1%;单产395公斤,增长5%;全年牛出栏4万头,下降15%;羊出栏20.9万只,下降49%;猪出栏23.2万头,下降28%。

林业生产不断发展,造林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造林1063公顷,其中:用材林336公顷,经济林21公顷,防护林706公顷;本年四旁植树146万株,全县林木覆盖率达44.5%。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淡水养殖面积达2511公顷,水产品产量10340吨,实现产值8085万元。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2.46万千瓦,其中,农用拖拉机5.7万台,总动力36.99万千瓦;农用运输车5702台,总动力7万千瓦;排灌机械8035台,总动力4.65万千瓦。农村用电量17894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54万吨;农药使用量767吨;农膜使用量2470吨,地膜覆盖面积2.3万公顷。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7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3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和“骨干带动战略”,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4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3.31亿元,比上年增加18.8%。车辆制造、纺织、工艺品、石材建材四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手工工具、塑胶制品、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依靠招商引资膨胀工业规模,依靠技术改造优化现有工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

全县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285.3亿元,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现价产值242.7亿元,增长33.3%,实现增加值52.61亿元,增长25.7%;实现销售收入238.23亿元,增长36.6%,利润9.05亿元,增长35.1%,利税12.8亿元,增长34.2%。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7%。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继续提高。全县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27家,全年实现产值4.26亿元,增长12.9%;利润完成1510万元,增长29.1%;房屋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增长11%。房地产业实现产值3.8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快速增长,投资结构呈现较大变化。全社会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87亿元,增长97.5%(省反馈数)。其中:城镇完成投资41.6亿元,增长199.25%;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24.2亿元,增长30.7%。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各级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构和网络,落实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招商引资成为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全县共引进项目1126个。2008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5.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86万美元。

五、交通、邮电和电力

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1242公里,其中,国道、省道121.5公里,县乡道252公里,村村通985公里。全县完成公路货运量178万吨,增长7.9%;货运周转量2.79亿吨公里,增长8.1%;公路客运量115万人,增长6.5%;客运周转量1.35亿人公里,增长7.1%。

邮电通信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亿元;全县交换机总容量达13.9万门;年末电话用户25.3万户;移动电话达到17.1万户,固定电话8.2万户,其中农村5.88万户,互联网用户12779户,城乡全部实现程控化。邮路长度245公里,发行报刊438万份。

电力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供电量7.4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总量7.4亿千瓦时。

六、商业、外经外贸

国内贸易进一步繁荣,消费品市场益趋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4亿元,增长20.2%;其中,国有经济4.48亿元,增长47.2%;私营经济20.17亿元,增长10.3%;个体经济16.63亿元,增长11.6%。分行业情况看,批发业3.7亿元,增长24%;零售业20.97亿元,增长21.9%;餐饮业2.39亿元,增长20.5%;住宿业0.34亿元,增长18.6%。

对外经济贸易实现较快发展。全县自营进出口总额140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自营进口1680万美元,同比增长27.8%;自营出口12417万美元,同比增长19.9%;全年完成加工贸易2628万美元,同比降低24.4%。批办外商投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2330万美元,同比降低16.5%;实际利用外资810.7万美元,同比降低76.5%。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五莲山风景区被评为全国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年共接待旅游者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万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753万元。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县内财政收入49664万元,降低1.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52万元,增长7.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保障能力加强;全县财政支出64059万元,比上年增长6.93%,连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农林水事物、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支出增长较大,分别增长35.86%、6.2%、23%、8.4%。全年国税总收入2.91亿元,增长13.14%,地税总收入2.57亿元,降低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