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6 泰安市岱岳区统计局

建筑业产值和效益稳步增长。2010年全区有工作量的47家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51.9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产值51.9亿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49.2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8亿元,同比增长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8.29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县及县以上完成128.88亿元,增长24.7%。农村完成投资49.41亿元,增长16.1%。投资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35亿元,增长26.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6.54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6.4亿元,增长51.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9:62.6:34.5调整为3.0:54.1:42.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05.26亿元,增长22.4%。

房地产快速发展。泰山新兴园、七星圣景园等项目主体完工,容郡国际等项目主体正在施工。全区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54.55万平方米,增长10.9%;竣工面积78.62万平方米,增长31.5%;商品房销售面积33.64万平方米,增长26.9%;商品房销售额17.53亿元,增长37.8%。全区形成山东新兴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泰安市玉环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房地产重点纳税企业。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2010年,新引进合同引资额2000万元以上项目95个,合同引资额1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6.7亿元,增长25%。登山节期间,全区46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合同引资额169.8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9个,合同引资额150.2亿元,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8个,合同引资额117亿元,大项目签约数量创历届登山节签约活动之最。中石油、中石化、中广核、华能电力、大唐电力、中国建材、中材集团、中油能源等一批中央企业投资项目和世界500强拉法基落户我区。投资14亿元的油母页岩综合开发、投资10亿元的大唐风力发电、投资15亿元的中油天燃气储备调控中心、投资11亿元的瑞恒中泰盐化、投资12亿元的中富宏泰建材城、投资15亿元的华伟大型锻压制造、投资10亿元的德天置业等一批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全区初步形成以华能风电、大唐风电、中油天然气储备调控中心为代表的新能源,以油母页岩综合开发、瑞恒中泰盐化、拉法基石膏制品为代表的资源深加工,以桑乐太阳能、太阳雨太阳能为代表的太阳能制造,以同兴制药、东大化工科技、济海医药高分子材料为代表的新医药,以塑料光纤、润德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以北大先行、旭日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等新兴工业产业。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在国家一系列扩内需惠民生政策的推动下,积极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税费减免、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各项刺激消费措施,消费潜力逐步得以释放,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9亿元,同比增长18.7%,“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9.2%。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4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8%,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4亿元,增长34.5%。2010年全区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8272台(部),销售额达到8821万元,获得国家补贴2967万元。消费领域不断扩展,从“衣食”为主转向了“衣食住行娱”并重,住宅、私家车、通讯、教育、旅游等已逐渐成为普通消费项目,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汽车类销售额累计实现17.34亿元,同比增长21.95%;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实现14.46亿元,同比增长59%;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实现0.82亿元,同比增长26.24%;通讯器材类销售额实现0.24亿元,同比增长28%。重点零售企业带动作用显着增强,泰安银座商城有限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45亿元。

亿元市场更加活跃。全区重点培育的7处亿元市场实现交易额241.6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钢材大市场实现交易额186亿元,增长32.9%,缴纳税金9875万元,增长69.1%,被省商务厅评为2010年度先进企业;良庄北宋蔬菜批发市场在列入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场交易水平,全年实现交易额10.8亿元,增长10.7%;光彩大市场实现营业额4.64亿元,增长54.6%。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恢复性增长。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43.9%。其中出口总额1.19亿美元,增长59.9%。骨干企业出口业绩大幅增长,其中科诺型钢出口增长188.2%、鲁怡针织增长195.8%、鲁普耐特公司增长36.5%。

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区合同利用外资2.44亿美元,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增长2.2%。完成对外劳务合同额1.45亿美元,增长20.6%,派出各类劳务和研修生5743人次,增长19.2%。

“走出去”发展步伐加快。2010年,新批外派劳务培训机构1家,境外投资企业1家。山东山口钢管集团有限公司领取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并在斯里兰卡设立泰安兰卡钢铁有限公司,其中中方投资额490万美元,实现了企业境外投资新突破。鲁中建设集团公司获得了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实现了我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零的突破。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事业加快发展。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9%。全年交通货运量完成1495万吨,同比增长8.1%;实现货运周转量9.25亿吨公里,增长7.9%。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2915公里,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入9760万元,改造公路总里程113公里,改造完成农村公路千亿元项目98公里。全区货运车辆保有量6401辆,据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提供数据,2010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9.77万辆,其中摩托车17万辆,汽车2.08万辆,农业车6093辆,挂车416辆。

旅游事业继续繁荣。全年接待游客4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9%、26.4%。新发展省级旅游强乡镇2个、旅游特色村2个、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二郎峪景区、金凤岭生态园、泰山天鹅湖等一批别具乡村特色的景区(点)初具规模,天平街道大陡山村被评为山东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积极探索创新旅游发展模式,率先成立全市首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泰安情人湖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区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已达3家。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区完成境内财政收入10.49亿元,增长27.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30.5%,税收收入5.9亿元,增长37%,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2.7%,收入结构继续保持全市最好。四大主体税收增势良好,共完成税收3.13亿元,增长28.9%,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49.2%。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5.91亿元,增长36.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7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亿元,增长17%;科学技术支出0.2亿元,增长32.5%;教育事务支出3.58亿元,增长36.7%;医疗卫生支出1.5亿元,增长47.3%;农林水事务支出2.92亿元,增长59.7%;环境保护支出0.2亿元,增长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