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台儿庄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加快城市化进程四大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放开搞活,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综合实力增强。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增速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4.82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8.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6%,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7%,提高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7%,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72.1%和21.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8.7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2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总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48亿元,增长3.8%。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年粮食总产15.39万吨,下降13.0%。棉花总产506吨,增长22.5%。油料总产6149吨,增长15.2%。水果总产6365吨,增长20.0%。蔬菜及瓜果类总产69.21万吨,增长22.7%。全区新扩桑园面积30公顷、果园173公顷,拥有各类大棚18328个,初步形成了桑蚕、林果、瓜菜、“三水”农业、食用菌、畜牧等主导产业。粮经比例为60:40,经济作物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比例为68.6:2.7:23.8:4.9。 林业生产不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13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108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2.9%。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肉类、奶类、禽蛋产量分别为15044吨、536吨、8947吨,分别增长6.8%、110.9%、8.6%。肉猪、牛、羊出栏分别增长10.9%、8.3%、8.3%。大牲畜、猪、羊年末存栏分别增长2.1%、7.6%、7.1%。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1033公顷,水产品产量6015吨。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79万千瓦,增长11.4%。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44万千瓦,下降3.6%。农村用电量4648万千瓦,增长38.2%。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31万吨,下降0.9%。年末耕地面积26067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3279公顷。 三、工业 2002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和制约因素,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55亿元,增长17.2%。其中,国有企业1.76亿元,增长18.6%;集体企业1.76亿元,下降31.5%;股份制企业0.29亿元,增长13.4%;外商投资企业0.04亿元,下降53.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2.76亿元,增长10.3%。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3.06亿元和6.49亿元,分别增长23.3%和12.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水泥增长10.2%,机制纸及纸板增长26.8%,石膏增长17.0%,白酒增长27.3%,淀粉增长311.8%,配、混合饲料增长6.1%,纱增长0.2%,布增长122.2%,民用钢质船舶增长19.2%。原煤、洗精煤、发电量等产品产量有所下降。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2.28亿元,增长26.9%;利税3.44亿元,增长32.6%;利润2.05亿元,增长31.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0.5%,同比提高21.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8%,提高0.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6.9%,提高2.0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2次,加快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2%,提高0.4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三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3315万元,增长50.3%。有50个工程项目建成投产,有8个工程项目获优良工程。 四、非公有(民营)经济 非公有(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区非公有(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2%。非公有(民营)经济单位6294户,从业人员1.72万人,注册资金20035万元,纳税额67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23.3%、65.7%和47.1%。其中个体私营经济纳税额2145万元,增长36.5%。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2002年,全区积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多渠道、多层次加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900万元,增长29.5%。施工房屋面积42.13万平方米,增长16.9%;竣工房屋面积18.75万平方米,下降38.4%。在已开工的项目中,过千万元的项目16个,已完成投资20221万元。 以扩大规模和环保治理为重点的技改投资力度加大。全年更新改造完成投资9263万元,增长153.7%;环保治理完成投资1628万元。 非公有经济投资增势强劲,民办教育占较大比重。全年非公有(民营)经济投资完成30409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3%;民办教育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160万元,占非公有(民营)经济投资的13.7%。 国有单位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共完成投资15491万元,增长5.4%。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合同210个;合同金额13.36亿元,增长7.9%;实际到位区外资金6.68亿元,增长7.7%。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2002年,流通经济稳步发展,国内贸易保持良好增势,积极推动传统经营方式向新的经营业态转变,建成了苏鲁家具广场、华联超市、惠客隆超市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贸企业新亮点。 商贸繁荣,消费趋旺。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活跃了市场,拉动了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808万元,增长11.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零售额6395万元,下降6.8%;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分别达到58485万元、7286万元,分别增长13.2%、28.3%;贸易业商品销售额105880万元,其中,批发贸易额61117万元,仅粮食销售额就达37870万元。 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431万美元,增长4.9倍。其中,进口总额46万美元,增长2.5倍;出口总额385万美元,增长5.4倍。出口商品以纺织品、玩具等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