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6 济南市槐荫区统计局

2009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赶超、跨越发展,实现槐荫五年大变样”的发展主题,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管理深入推进,区域面貌进一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着,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06.6亿元,同比增长13.1%,三次产业比例为1.4:30.1:68.5,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完成8亿元,增长29.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6.3%,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工业利税19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利润总额12.9亿元,同比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6.4亿元,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2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083元,同比增长8.9%;出口总额实现10050万美元,同比下降40.2%;实际利用外资实现4090万美元,同比下降18.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持续回暖上行,全区经济运行形势良好。

第一产业

2009年槐荫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积极开展城郊型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全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衡发展和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亿元,农业增加值完成2.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和4.9%。稳步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我区今年重点抓了出口园葱、无公害白莲藕生产以及“新、稀、特”速生蔬菜四大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了标准化种植生产示范基地,提升了莲藕品牌。发展壮大润泽公司和莲藕专业合作社,建设100亩专业种植基地,在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基础上,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今年我区着力增强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新增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成立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我区已拥有13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的斯派福瑞公司是一家年销售额1200多万元,其生产的SPF鸡蛋,专门用于禽流感、甲型流感等疫苗的生产。

第二产业

今年我区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结构向优,效益回升”的发展状态。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税19亿元,同比增长18.3%;利润总额12.9亿元,同比增长21%。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是拉动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今年,我区1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了工业总产值174.3亿元。1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有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其中过十亿元的有5家企业。特别是13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持续发展是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有力保证。2009年,这13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86.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的49.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8亿元,实现利税12.1亿元,利润总额8.3亿元,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6.4%、64.8%和66.5%。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拉动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产业

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全区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6.4亿元,增长19.6%;传统商业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了11处社区放心菜市场,汽车配件、茶叶、小商品等规模特色市场档次不断提升;全区贸易业限额以上企业达186家,比上年增加111家,增幅居全市第一位。

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全年保持高速增长。全年我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了8亿元,同比增长29.2%,总量比2006年翻了一番。其中,仅地方税收即实现6.3亿元,占到财政预算收入的79.1%。今年我区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西客站片区“两片、两线、两点、两纵、两横”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西客站片区建设已成为我区财政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发祥巷、振兴街三角地、省委党校西等片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也为我区财政收入强劲增长注入了活力。

外经外贸

我区外贸出口及实际利用外资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两项指标均有效遏制了下滑势头。全年实现出口总额10050万美元,同比下降40.2%,实际利用外资4090万美元,同比下降18.3%,降幅均比年初减少,外经外贸出现回暖向好的局面。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紧紧围绕大投入、大力发展规模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京沪高铁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处于高位运行,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2亿元,同比增长50.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全区在建、新上的重点投资项目进展较为顺利。今年我区各月的投资增幅均在35%以上,尤其是6月份的投资增幅更是达到了69.4%。09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33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37个在我区,具体包括发祥巷片区棚户区改造、振兴街三角地块棚户区改造、西客站村民安置房一期和二期工程、九阳股份制造中心及物流中心建设、博远广场、金銮大厦改造等项目,目前,这些重点项目建设均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近60亿元。特别是配合京沪高铁项目建设的安置一区、二区、市政配套道路等项目投资已达25亿元。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投资结构渐趋合理。09年,我区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比重大幅增加,投资结构趋向合理。在全年完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2亿元中,城镇规模以上单位完成了146.1亿元,同比增长52.9%,占到了93.5%;农村投资8.1亿元,同比增长70.6%,占5.2%。

城市建设与管理

坚持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贯穿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过程,将老百姓“脚底下走的、眼睛里看的、身边实用的”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投入资金1.8亿元,深入开展迎全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八大行动”和“百日会战”,圆满完成了39条主次干道的立面整治任务,修缮人行道花砖3.2万平方米,整修路面40.1万平方米,全区新增绿地面积55.2万平方米,新栽植各类乔灌木198万余株;超额完成156栋夜景亮化楼体建设任务,44条背街小巷路灯全部安装到位,完成了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槐荫广场地下人防工程建设和3.2万平方米的地面广场改造,成为展示我区形象和便民服务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新区建设全面展开。举全区之力,打响了槐荫乃至全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无证旧村改造楼集中拆除攻坚战,45天内集中拆除了片区内145栋、116万平方米的无证旧村改造楼;在全市率先完成了20个村居、100余万平方米的高铁正线、联络线和场站一体化拆迁任务,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同时也为济南西部新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