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玉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这一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了生产总值67586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687万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338546万元,增长20.3%;其中,工业增加值298561万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227633万元,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11876元。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64:48.2:34.16调整为16.23:50.1:33.67,一、二、三产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17%,比上年提高3.20个百分点。 财政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7亿元,达到77770万元,增长45.84%,一般预算收入52370万元,增长45.24%。其中税收收入65746万元,增长47.75%,全年财政支出138606万元,增长26.91%。 二、农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1625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7%。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情况下,粮食总产量200493吨。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高效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较快增长。油料12044吨,茶叶330吨,水果4350吨,其中柑桔2726吨,蔬菜46278吨。 林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县各地把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快了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和低产林改造的步伐,森林面积不断扩大,覆盖率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县实现林业产值22312万元,森林覆盖率高达67.3%。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生猪出栏198564头,比上年增长1.28%;家禽年末存栏96.09万只;年末生猪存栏127511头,下降22.83%;肉类总产量17958吨,下降18.43%。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2.5万吨,比上年减少0.1万吨,下降0.4%,其中特种水产品11358万吨,增长0.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298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9432万元,增长19.3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103344万元,股份制企业产值510343万元,其它经济类型413259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如下: 全社会用电量72150万千瓦时 其中:工业用电52235万千瓦时 水泥(含孰料510万吨)904万吨 轴承6080万套 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入园工业企业达到179家,比上年新增27家,安置从业人员15291人;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08445万元,完成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增长45.24%、75.97%、27.5%。 建筑业生产发展加快。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8218万元,实现利润5038.9万元,税金总额4116万元。施工房屋面积62.5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48.2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88363万元,增长28.35%。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9880万元,增长64.67%;第二产业415799万元,增长66.13%;第三产业262684万元,增长-6.27%。国有投资188071万元,下降24.15%,非国有投资500292万元,增长43.6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0353万元,增长20.4%。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5468万元,增长1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64885万元,增长24.2%。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完成237910万元,增长19.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443万元,增长24.6%。 六、对外贸易、旅游 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招商引资成绩显着。全年供货出口贸易总额110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1%;招商引资实现高基数增长,实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13.6亿元,增长39.9%,境外资金3491万美元,增长57.5%。 以三清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3.4万人次,增长26%,实现旅游收入15.75亿元,增长149.7%。 七、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持续提高。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340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9%,客运周转量1785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16%,完成客运量559万人,比上年增长5.47%,货运量887万吨,下降4.83%。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0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62万元,增长4.7%;电信业务总量4686万元,下降2.3%,移动业务总量11280万元,同比增长17.8%,联通业务收入892万元,下降1.4%,固定电话用户73830户,移动电话拥有量238000部。全县电话普及率53.7部/百人。邮电通讯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90533万元,比年初增加191443万元,同比增长31.96%,其中,企业存款96448万元,增加18875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42593万元,增加115575万元,同比增长27.07%。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33872万元,比年初增加80474万元,同比增长22.7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34288万元,比年初增加20188万元,个工贷款96338万元,比年初增加19588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96209万元,比年初增加57642万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221025万元,比年初增加51295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4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67%,已决赔款额1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九、文化、教育、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全县共有广播电视站25个,电视插转台7台,全县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6%,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中共和省台及市台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县乡有线电视光缆联网率达100%,行政村光缆率达95%。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有各类学校495所,其中普通中学26所,高中7所,初中19所,职业中学1所,进修学校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455人,与上年持平,小学在校学生51034人,比上年增长4.94%。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5个(不包括个体机构),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24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精神病医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卫生部门共有病床1172张,专业技术人员150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38人,其它技术人员4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