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信州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依托中心城区,服务全市发展”的工作理念,以推动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深化落实“工业支撑、商贸兴区”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艰克难,狠抓落实,全区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5.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9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4%和14.8%,三次产业结构为4.52:42.44:53.04。 全区财政总收入7.8亿元,增长5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亿元,增长66.9%。 2010年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5826人,新增城镇就业601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570人,安排“4050”人员就业945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1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262公顷,比上年下降1.2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8534公顷,下降1.65%;果用瓜种植面积49公顷,下降5.8%;油料种植面积1450公顷,下降5.8%;蔬菜种植面积3302公顷,下降6.4%;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57万吨,比上年下降4.6%。抗洪救灾及时有效,未倒一库一坝,未出现人员伤亡。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拥有各类农业企业近百家,规模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8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42个。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全区各类“农家乐”年营业收入2亿元以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38处,建成千亩园田化示范区。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4037吨,比上年下降20.61%,其中猪肉产量3092吨,下降25.7%,禽肉产量758吨,下降12.37%。全年生猪出栏46996头,下降10.56%;家禽出栏5.05百万只,下降16.53%。水产品总产量9120吨,增长6.64%。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围绕“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各项惠民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2010年完成了46个村庄的整治任务,农村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8.1亿元,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20.3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8.9亿元,增长21.9%;完成出口交货值13.3亿元,增长14.2%;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0.6%。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34%,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22亿元,增长29%。 建筑业增加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5.82亿元,增长28.5%,利润总额2.1亿元,增长1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2.7亿元,增长32%。 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5.8%;第二产业投资44.1亿元,增长35.5%;第三产业投资126.7亿元,增长29.4%。 汪家园、槠溪河、长塘、带湖等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志敏大道改造全线贯通;丰溪大桥、江南大道、中心区优质小学示范幼儿园、信州职教中心一期、北门便民服务中心等工程主体竣工;辰钟楼、金山亭、云碧峰景区环保配套设施、春华医院扩建、里弄小巷改造等工程如期竣工;三江片区主要建筑物实现景观亮化;三江水系综合景观改造、城市西南出口改造、槠溪河及其东岸低洼区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一大批城建、工业、商贸、农业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相继开工、竣工,投入使用。积极参与中心城区大建设、大发展,积极配合“合福”、“杭南长”高速铁路、上德高速公路、龙潭湖公园、茶圣东路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商品房销售额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1%。 五、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商贸建设进一步完善,苏宁电器、腾达电器、顺德家具、万福家居等商贸企业相继开业,赣东北竹木交易市场、上饶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和欣凯皇冠大酒店、金正圆大酒店基本竣工,带湖商业广场开工建设,全年新增商业经营面积25万平方米。 年末全区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9个,全年成交额48.9亿元;超十亿元的市场1个,全年成交额21.9亿元。 全区全年主要景区共接待旅游者119.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07%;旅游综合收入11.37亿元,增长4.52%。 2010年,全区出口1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1%,引进外资33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9%。 六、交通运输、邮电 2010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 全年区属公路货物周转量5398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增长11.19%;公路旅客周转量41950万人公里,增长8.4%。 全区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5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17.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5.47万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43.39部/百人和88.96部/百人。 七、金融和保险 201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2.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12%,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21.3亿元,增长21.3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0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全区拥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2037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所,在校生23590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生51566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8966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为85%。普通小学69所,在校生33000人;小学毕业生升学比例达100%,初中升学率85%。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99人。全区拥有幼儿园72所,在园幼儿11896人。 全区通过市级以上验收科技项目共10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共获专利授权6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年末全区共有群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区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各类档案116个全宗,共计7.6万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