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万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4 吉安市万安县统计局

2010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齐心、给力,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决战‘二区’、进位赶超、做大做强”的奋斗目标,创新思路,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巩固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发展,着力推进“三农”工作。全县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万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81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155万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48870万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95791万元,增长12.0%。按公安人口年报数计算,当年人均GDP为10857元,比上年增长25%。“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0.8%。其中,三次产业年平均分别增长12%、32.5%、17.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7.5:28.6:33.9调整到2010年的25.6:45.2:29.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0%,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5.6%,拉动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9.4%,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完成财政总收入43002万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地方一般财政收入29150万元,增长42.1%。财政总支出91521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十一五”期间,累计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和财政总支出分别达141004万元、85846万元、304433万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5.1%、28.2%、25.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经济总量偏少、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偏低,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困难群众生活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有些矛盾一时难以解决。

二、农业

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795万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增加值84155万元,可比增长6.3%。全年粮食产量达262320吨,同比增长0.5%。其中,早稻122751吨,同比减少1.3%,二晚129279吨,同比增长2.6%;油料作物产量9939吨,同比增长5.9%;生猪饲养量346492头,同比增长9.9%,其中:出栏195440头,同比增长3.0%;家禽出笼105.89万羽,同比增长7.6%;肉类总产量19917吨,同比增长4.3%;水产品总产量20018吨,同比增长2.1%;年末牛存栏达到37165头,同比增长5.2%。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32258万元,年平均增长10.3%,粮食产量达1223129万吨,年平均增长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119893万元,可比增长2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3144万元,可比增长32.4%。

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435767.4万元,同比增长6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18487.4万元,同比增长64.2%;

工业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县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1888万元。招商签约资金85000万元,到位资金807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62924.4万元,完成税收21129.5万元,累计安置就业人数963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7.7%、63.4%、-11.9%。

建筑业稳固发展。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977万元,可比增长10.9%。资质以上建筑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79.7万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178.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925万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48925万元,增长41.1%。“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7780万元,年均增长49.9%。

五、商贸

消费品市场日趋繁荣。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3105万元,可比增长16.3%;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343万元,可比增长19.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498.9万元,同比增长18.4%。“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1423.9万元,年均增长16.2%。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新引进万讯电子、联创宏声、山巍实业、金贝尔等项目18个。实际引进内资9.15亿元,同比增长35.6%;实际利用外资3080万美元,同比增长25.2%;完成外贸出口5170万美元,同比增长240%,创造了我县年出口额的最高纪录。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9579万元,可比增长5.3%。全县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县乡公路明显优化,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

旅游业发展不断加快。接待旅游人数达6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9.8%,旅游收入为284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20.4%。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1578万元,同比增加77752万元,增长19.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01161万元,同比增加47669万元,增长18.8%。

九、教育、卫生

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数18608人,同比减少4%,其中:高中6257人,同比减少7%,初中12351人,同比减少2.3%;招生数6041人,同比减少8.6%,其中:高中2203人,初中3838人;毕业生数6315人,同比增长7.5%,其中:高中2337人,初中3978人。教职工数1421人,同比增长2%,其中专任教师1264人,同比增长2.6%,。小学97所,在校学生数2062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卫生事业机构数26个,其中:医院21所,医院床位数629张,卫生技术人员数779人。

十、人口与收入状况

人口自然增长率稳中有升。据县公安局人口统计年报反映,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02995人,据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测算,人口出生率为13.25‰、同比上升3.2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43‰、同比上升1.9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82‰、同比上升1.24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人平纯收入4359元,比上年增加523元,增长13.6%。比2005年增加1903元。“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2.2%。2010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2484人,同比增长2.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0132万元,同比增长2.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886元。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一年来,新增就业人员1074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148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转正常,参加合作医疗人数21.7万人,参合率95.3%;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3.8万人,参合率95%;为缓解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350平方米,廉租房39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50000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户。